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相关概念及理论 | 第14-15页 |
1.2.1 周边国家 | 第14页 |
1.2.2 贸易潜力 | 第14页 |
1.2.3 引力模型 | 第14-15页 |
1.2.4 贸易战略 | 第15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 创新点和不足 | 第16-17页 |
1.4.1 创新点 | 第16页 |
1.4.2 不足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24页 |
2.1 引力模型相关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1.1 国外引力模型研究 | 第17页 |
2.1.2 国内引力模型研究 | 第17-18页 |
2.2 贸易潜力相关研究 | 第18-20页 |
2.2.1 国外贸易潜力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2.2 国内贸易潜力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3 中国与周边国家经贸关系及现状相关研究 | 第20-21页 |
2.4 贸易战略相关研究 | 第21-23页 |
2.4.1 国外贸易战略研究 | 第21-22页 |
2.4.2 国内贸易战略研究 | 第22-23页 |
2.5 文献评述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规模、结构与结合度 | 第24-38页 |
3.1 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规模 | 第24-29页 |
3.1.1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规模 | 第24-26页 |
3.1.2 中国与周边各国的贸易规模 | 第26-27页 |
3.1.3 周边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中的地位 | 第27-28页 |
3.1.4 中国在周边国家对外贸易规模中的地位 | 第28-29页 |
3.2 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结构 | 第29-33页 |
3.2.1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结构 | 第30-32页 |
3.2.2 中国与周边各国的贸易结构 | 第32-33页 |
3.3 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结合度 | 第33-37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贸易潜力测算与分析 | 第38-51页 |
4.1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 | 第38-39页 |
4.2 变量描述和数据来源 | 第39-41页 |
4.2.1 数据描述及符号预测 | 第39-41页 |
4.2.2 数据来源 | 第41页 |
4.3 引力模型实证分析 | 第41-45页 |
4.3.1 中国和周边国家出口贸易流量实证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3.2 中国和周边国家双边贸易流量实证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3.3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4 贸易潜力测算 | 第45-48页 |
4.5 贸易潜力结果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5.1 东南亚各国贸易潜力结果分析 | 第48页 |
4.5.2 南亚各国贸易潜力结果分析 | 第48页 |
4.5.3 中亚各国贸易潜力结果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5.4 东北亚各国贸易潜力结果分析 | 第49页 |
4.5.5 周边国家分区域贸易潜力结果分析 | 第4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推进战略 | 第51-58页 |
5.1 贸易推进战略目标 | 第51-52页 |
5.2 贸易推进战略重点 | 第52-53页 |
5.3 贸易推进战略措施 | 第53-57页 |
5.3.1 坚持睦邻友好外交方针,积极协商解决各种贸易争端与贸易摩擦 | 第53页 |
5.3.2 强化区域经济合作与加快自贸区建设,降低关税与减少非关锐壁垒 | 第53-54页 |
5.3.3 完善相关基础设施,促进贸易便利化 | 第54-55页 |
5.3.4 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双向投资,提高与周边国家的金融合作水平 | 第55页 |
5.3.5 借“一带一路”愿景行动,加强与相关国家经贸往来 | 第55-56页 |
5.3.6 突出战略重点,切实推进与重点国家的贸易合作 | 第56-5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6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