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发电、发电厂论文--发电厂论文--核电厂(核电站)论文

卡轴事故工况下核主泵流固耦合瞬变特性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核主泵事故工况的分类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核主泵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核主泵事故工况研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泵瞬态特性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流固耦合在核主泵中的研究应用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课题来源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主要研究内容第16-17页
第二章 流固耦合数值计算理论基础第17-26页
    2.1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流体控制方程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离散方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湍流模型第20-22页
    2.2 结构动力学控制方程第22页
    2.3 流固耦合求解方法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耦合界面边界条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流固耦合求解策略第24-2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三章 核主泵卡轴事故工况下瞬态特性试验研究第26-43页
    3.1 试验系统的设计搭建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目的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验系统设计第26-30页
    3.2 试验方案第30-31页
    3.3 卡轴瞬态试验结果分析第31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瞬态流量演化规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瞬态转速演化规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瞬态扭矩演化规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瞬态扬程曲线特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核主泵卡轴事故四象限瞬变过渡过程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稳态工况下核主泵压力脉动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卡轴事故工况下核主泵压力脉动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1-43页
第四章 稳态工况下核主泵双向流固耦合特性第43-58页
    4.1 核主泵模型及相关设置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核主泵模型技术背景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核主泵固体域与流体域三维造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核主泵固体域与流体域网格划分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约束及边界条件设置第46-47页
    4.2 核主泵在有无预应力下的模态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4.3 流固耦合作用对核主泵水动力特性的影响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试验结果对比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流固耦合作用对外特性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流固耦合作用对内流场的影响第50-52页
    4.4 双向流固耦合作用下叶轮转子应力变形分析第52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叶轮转子应力总体分布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双向耦合作用下叶轮转子变形总体分布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叶片进出口边动应力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五章 卡轴事故下核主泵流固耦合瞬变水力特性第58-72页
    5.1 卡轴瞬态事故工况下流固耦合计算模型的建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边界条件数学模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流体域监测点命名规则说明第59页
    5.2 卡轴瞬态耦合结果与试验对比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5.3 不同卡轴条件下卡轴事故瞬态模型第61-62页
    5.4 核主泵卡轴事故过渡过程非稳态扬程瞬态效应分析第62-64页
    5.5 核主泵卡轴事故瞬态过渡过程瞬变流动分析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泵内瞬态湍动能及涡量分析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泵内瞬态压力变化第67-69页
    5.6 AP1000核主泵卡轴事故工况下内流场能量过渡第69-70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70-72页
第六章 卡轴事故下核主泵流固耦合瞬变结构载荷特性第72-83页
    6.1 核主泵卡轴事故过程叶轮瞬态径向和轴向载荷第72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卡轴事故过程叶轮瞬态径向载荷分析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卡轴程度对瞬态轴向载荷的影响第75-76页
    6.2 卡轴事故下叶轮典型区应力分布及随时间演化规律第76-8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叶片前盖板出口外周交线动应力分布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叶片根部动应力分布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叶片进出口边动应力分布与转移第78-80页
    6.3 卡轴事故过渡过程典型位置瞬态动应力规律第80-81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81-83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3-86页
    7.1 研究结果总结第83-84页
    7.2 工作展望第84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90页
致谢第90-91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工作内容第91-93页
    一、论文成果第91页
    二、部分授权及受理专利第91-93页
    三、获奖情况第93页
    四、参加科研项目第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相变换热器技术回收低温余热的应用与研究
下一篇:ALIP核主泵磁流体瞬态特性与稳定性研究及优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