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拟满内力混合遗传算法的RC框架结构模糊优化设计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页 |
1.2 结构优化设计的发展概况 | 第10-11页 |
1.3 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3.1 准则法 | 第11-12页 |
1.3.2 规划法 | 第12页 |
1.3.3 现代优化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 模糊优化的研究概况 | 第13-14页 |
1.5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RC框架结构优化设计 | 第16-26页 |
2.1 引言 | 第16页 |
2.2 RC框架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2.3 RC框架结构优化设计的特点和难点 | 第17页 |
2.4 RC框架结构优化数学模型 | 第17-21页 |
2.4.1 梁优化数学模型 | 第17-19页 |
2.4.2 柱优化数学模型 | 第19-21页 |
2.4.3 总体优化模型 | 第21页 |
2.5 内力分析程序 | 第21-25页 |
2.5.1 程序介绍 | 第21-22页 |
2.5.2 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| 第22-23页 |
2.5.3 荷载效应组合 | 第23-24页 |
2.5.4 内力计算程序 | 第24-25页 |
2.5.5 优化程序 | 第25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遗传算法 | 第26-38页 |
3.1 引言 | 第26页 |
3.2 遗传算法研究现状 | 第26-27页 |
3.3 遗传算法理论研究 | 第27-34页 |
3.3.1 基本原理 | 第27-28页 |
3.3.2 遗传算法特点 | 第28页 |
3.3.3 遗传算子 | 第28-30页 |
3.3.4 遗传算法的数学理论 | 第30-31页 |
3.3.5 编码问题 | 第31-32页 |
3.3.6 解码 | 第32-33页 |
3.3.7 适应度函数 | 第33页 |
3.3.8 控制参数 | 第33-34页 |
3.4 改进遗传算法 | 第34-35页 |
3.5 算例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4章 拟满内力法 | 第38-48页 |
4.1 引言 | 第38页 |
4.2 拟满内力法的基本原理 | 第38页 |
4.3 拟满内力算法设计 | 第38-41页 |
4.3.1 拟满内力优化设计步骤 | 第38-40页 |
4.3.2 拟满内力流程图 | 第40-41页 |
4.4 拟满内力的特点和难点 | 第41页 |
4.5 算例分析 | 第41-4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8页 |
第5章 混合遗传算法 | 第48-62页 |
5.1 引言 | 第48页 |
5.2 数学模型 | 第48-49页 |
5.3 编码方式 | 第49页 |
5.4 解码 | 第49-50页 |
5.5 混合遗传算法优化过程 | 第50-52页 |
5.5.1 初始种群 | 第50页 |
5.5.2 种群进化 | 第50页 |
5.5.3 拟满内力算子 | 第50-51页 |
5.5.4 混合遗传算法优化步骤 | 第51页 |
5.5.5 混合遗传算法流程图 | 第51-52页 |
5.6 算例分析 | 第52-61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6章 RC结构多目标模糊优化 | 第62-74页 |
6.1 引言 | 第62页 |
6.2 模糊优化的基本原理 | 第62-63页 |
6.2.1 模糊因素 | 第62-63页 |
6.2.2 模糊优化的相关概念 | 第63页 |
6.3 模糊优化设计方法介绍 | 第63-65页 |
6.3.1 单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| 第63-64页 |
6.3.2 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| 第64-65页 |
6.4 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 | 第65-71页 |
6.4.1 数学模型 | 第65-66页 |
6.4.2 隶属函数 | 第66-71页 |
6.5 算例分析 | 第71-72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结论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