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经济法论文--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--企业法、公司法论文

优先股制度在银行危机救助中的应用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6页
导言第9-14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9页
    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四、主要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五、论文结构第13页
    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3-14页
第一章 银行危机救助与优先股第14-24页
    第一节 我国银行目前面临的困境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资本补充压力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银行经营风险第15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银行危机救助存在的问题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制度设计梳理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历史上对银行的救助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我国银行危机救助存在的缺陷第17-18页
    第三节 银行优先股分析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优先股定义与特征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优先股分类标准以及在银行救助上的应用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发挥银行救助功能的优先股第21-22页
    第四节 我国银行优先股发展状况第22-24页
第二章 优先股与银行危机救助法律框架的协调第24-30页
    第一节 银行恢复和处置计划中优先股的作用发挥第24-26页
    第二节 《存款保险条例》下优先股救助银行功能的发挥第26-27页
    第三节 《巴塞尔协议III》与优先股合格资本工具的认定第27-30页
第三章 优先股在银行危机救助中的定位第30-40页
    第一节 合格资本工具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银行资本工具创新需要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优先股吸收损失机制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第二节 危机融资工具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银行流动性补充问题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优先股与普通股、负债在危机融资上的比较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不同属性优先股危机救助功能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第三节 政府注资工具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政府注资与优先股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美国政府运用优先股进行银行救助的实践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经验总结第38-40页
第四章 优先股在银行危机救助中的制度构建第40-58页
    第一节 银行危机前优先股制度设计第40-4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发行机制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基本条款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强制转股机制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优先股股东保护机制第45-46页
    第二节 银行危机时优先股制度设计第46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发行机制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基本条款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可转换条款设计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其他特别条款和机制设计第53-55页
    第三节 运用优先股危机救助需要注意的问题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立法协调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警惕“吸收损失能力”陷阱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投资者与银行权益协调第56-58页
结语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3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3-64页
后记第64-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美国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法律制度对中国的启示
下一篇:我国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显名化法律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