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聚羧酸减水剂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2.1 聚羧酸减水剂适应性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聚羧酸减水剂对粘土敏感性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3 聚羧酸减水剂对粘土敏感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 抑制聚羧酸减水剂对粘土的敏感性措施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内容 | 第18-20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实验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| 第20-28页 |
2.1 原材料 | 第20-23页 |
2.1.1 水泥 | 第20页 |
2.1.2 粘土矿物 | 第20-22页 |
2.1.3 标准砂 | 第22页 |
2.1.4 聚羧酸减水剂 | 第22页 |
2.1.5 改性木质素 | 第22-23页 |
2.1.6 实验用水 | 第23页 |
2.2 实验仪器 | 第23-25页 |
2.2.1 实验仪器 | 第23-24页 |
2.2.2 性能测定仪器 | 第24-25页 |
2.3 实验方法及测试技术 | 第25-28页 |
2.3.1 红外光光谱分析 | 第25页 |
2.3.2 元素分析 | 第25页 |
2.3.3 凝胶色谱分析 | 第25页 |
2.3.4 净浆流动性测定 | 第25-26页 |
2.3.5 砂浆流动度及经时损失测定 | 第26页 |
2.3.6 砂浆试块抗折抗压测试 | 第26页 |
2.3.7 衍射分析 | 第26页 |
2.3.8 粘土矿物吸附聚合物实验测定 | 第26-27页 |
2.3.9 电位测定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改性木质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| 第28-40页 |
3.1 研究背景 | 第28页 |
3.2 木质素的磺化 | 第28-29页 |
3.3 磺化度测定 | 第29-30页 |
3.4 反应条件的影响 | 第30-35页 |
3.4.1 亚硫酸钠用量 | 第30-31页 |
3.4.2 体系pH值 | 第31-32页 |
3.4.3 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4.4 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.4.5 金属盐催化剂的掺量 | 第34-35页 |
3.5 木质素磺化实验优化 | 第35-37页 |
3.5.1 因素水平 | 第35页 |
3.5.2 正交实验表设计 | 第35-37页 |
3.6 木质素及磺化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7 木质素及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 | 第38-39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水泥胶砂性能研究 | 第40-52页 |
4.1 粘土矿物对水泥净浆流动性能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4.2 磺化木质素对含粘土矿物净浆流动性能的影响 | 第42-46页 |
4.2.1 SL对含蒙脱石净浆初始流动度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2.2 SL对含高岭石或伊利石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的影响 | 第43页 |
4.2.3 SL对含蒙脱石水泥净浆经时损失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4.2.4 SL对含高岭石水泥净浆经时损失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4.2.5 SL对含伊利石水泥净浆经时损失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3 粘土矿物对砂浆流动性能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4 磺化木质素对含粘土矿物的砂浆流动性能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5 粘土矿物及SL对水泥砂浆宏观力学的影响 | 第48-51页 |
4.5.1 水泥砂浆抗折强度 | 第48-49页 |
4.5.2 水泥砂浆抗压强度 | 第49-51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改性木质素与粘土矿物作用机理 | 第52-64页 |
5.1 粘土矿物吸附聚合物后层间距的变化 | 第52-55页 |
5.1.1 蒙脱石吸附聚合物后层间距的变化 | 第52-53页 |
5.1.2 高岭石吸附聚合物后层间距的变化 | 第53-54页 |
5.1.3 伊利石吸附聚合物后层间距的变化 | 第54-55页 |
5.2 粘土矿物对PCE、SL的吸附特性 | 第55-57页 |
5.2.1 粘土矿物对PCE的吸附 | 第55-56页 |
5.2.2 粘土矿物对SL的吸附 | 第56-57页 |
5.3 粘土矿物对PCE、SL混合液的吸附 | 第57-59页 |
5.3.1 蒙脱石对混合液的吸附 | 第57-58页 |
5.3.2 高岭石对混合物的吸附 | 第58页 |
5.3.3 伊利石对混合物的吸附 | 第58-59页 |
5.4 Zeta电位测定 | 第59-62页 |
5.4.1 蒙脱石体系Zeta电位 | 第59-61页 |
5.4.2 高岭石体系Zeta电位 | 第61-62页 |
5.4.3 伊利石体系Zeta电位 | 第6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64-65页 |
6.2 展望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