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绿化规划论文--绿化系统规划论文--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论文

珠三角水乡地区游憩绿地空间形成机制及构建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乡村绿地研究不足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乡村绿地发展无序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人们的游憩需求增加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建设美丽乡村时代要求第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3 相关概念辨析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水乡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游憩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游憩绿地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珠三角第12-13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技术路线第14-15页
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第15-20页
    2.1 游憩绿地研究综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外游憩绿地研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国内游憩绿地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乡村游憩绿地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2.2 相关理论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游憩行为与游憩需求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游憩绿带理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18-20页
第三章 游憩绿地空间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第20-41页
    3.1 游憩绿地形成影响因素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内部影响因素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外部影响因素第22-23页
    3.2 游憩绿地空间形成机制第23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资源导向机制第2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游憩行为制约机制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外部调控机制第37-41页
第四章 水乡游憩绿地空间构建研究第41-57页
    4.1 水乡游憩绿地分类研究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游憩绿地分类依据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游憩绿地分类第42-47页
    4.2 水乡游憩绿地空间构建第47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构建原则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乡村游憩绿地空间组成元素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乡村游憩绿地空间构建第48-57页
第五章 中山市东北组团游憩绿地空间构建第57-69页
    5.1 现状问题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相关政策解读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中山市东北组团现状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5.2 游憩绿地空间布局构建原则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遵循资源导向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满足游憩需求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满足生态保护需要第62页
    5.3 东北组团游憩绿地空间构建第62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东北组团游憩绿色空间结构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“镇村——乡野”游憩绿地空间构建第63-68页
    5.4 小结第68-69页
第六章 结语第69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-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水质型雨水弃流的广东地区绿色建筑节水控制策略与装置研究
下一篇:4种屋顶绿化植物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