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--稻病虫害论文--病害论文--侵(传)染性病害论文

CAMTA3对植物抗核盘菌及水稻白叶枯病菌的调控功能及机制分析

致谢第7-9页
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3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背景第17-37页
    1.1 植物钙信号途径及其重要因子CAMTA3的抗病调控功能研究进展第17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植物钙信号途径及钙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研究进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植物钙调蛋白结合性转录活化因子(CAMTAs)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植物CAMTA3的结构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植物CAMTA3靶标基因鉴定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5 植物CAMTA3在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第22-25页
    1.2 水杨酸和茉莉酸途径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第25-28页
    1.3 植物对核盘菌的抗性研究进展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核盘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植物抗核盘菌研究进展第29-32页
    1.4 植物对水稻白叶枯病菌非寄主抗性研究进展第32-33页
    1.5 本研究的意义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33-37页
第二章 AtCAMTA3通过直接靶标CBP60g负调控植物对核盘菌和Xoo的抗性第37-83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38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植物材料及种植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供试菌株及载体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供试试剂及培养基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病原菌的培养及接种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RNA提取及反转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7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8 核盘菌菌量分析和病斑直径测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9 叶片内Xoo菌量计数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0 拟南芥CAMTA3蛋白CG1结构域原核表达及纯化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1 凝胶阻滞分析(EMSA)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2 启动子活性的LUC报告分析第48-51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分析第51-78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一部分:对多种抗病性的广泛调控作用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AtCAMTA3负调控拟南芥对核盘菌的基础抗性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AtCAMTA3负调控拟南芥对Xoo的非寄主抗性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AtCAMTA3负调控AtPep1诱导的拟南芥对核盘菌的抗性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第二部分:调控三种抗性的机制第58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AtCAMTA3负调控CBP60g和SARD1的基因表达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 凝胶阻滞分析(EMSA)证明AtCAMTA3与CBP60g、SARD1基因的直接互作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 启动子活性的LUC报告分析证明AtCAMTA3在植物体内负调控CBP60g和SARD1基因的表达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7 CBP60g和SARD1在camta3突变体中对核盘菌、Xoo接种以及AtPep1处理的表达响应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8 拟南芥CBP60g和SARD1正调控对核盘菌的基础抗性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9 拟南芥CBP60g和SARD1正调控对Xoo的非寄主抗性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0 拟南芥CBP60g和SARD1正调控对AtPep1诱导的抗性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1 SA通路正调控对核盘菌的基础抗性以及AtPep1激发的抗性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第三部分:基于调控CAMTA3功能的Aiw和Atpepl诱抗机制及核盘菌抑抗机制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2 Atpepl抑制CAMTA3对C5P卿和似撕基因表达的负调控功能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3 抑制CAMTA3对收和5X/?Z)/基因表达的负调控功能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4 核盘菌持续强烈诱导基因表达第77-78页
    2.3 讨论第78-8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CAMTA3的广谱抗病调控作用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CAMTA3调控SA合成的分子机制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SA途径在植物抗核盘菌及对Xoo非寄主抗性中的作用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CAMTA3调控SA合成及抗病性的分子机制模式第81-83页
第三章 钙肥通过抑制CAMTA3提高植物对核盘菌的抗性第83-94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83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植物材料及种植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供试菌株及载体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供试试剂及培养基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供试钙肥及施用方法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RNA提取及反转录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核盘菌菌量分析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8 启动子活性的LUC报告分析第85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85-9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钙肥喷施诱导拟南芥对核盘菌的抗性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钙肥喷施诱导油菜对核盘菌的抗性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拟南芥CBP60g和SARD1正调控钙肥诱导的对核盘菌抗性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启动子活性的LUC报告分析揭示钙肥抑制AtCAMTA3对CBP60g和SARD1基因表达的负调控作用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钙肥处理没有显著影响CAMTA3基因表达第91-92页
    3.3 讨论第92-94页
第四章 AtCAMTA3的抗病调控相关靶标基因的鉴定第94-105页
    4.1 材料与方法第95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植物材料及种植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供试载体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供试试剂及培养基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RNA提取及反转录第9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凝胶阻滞分析(EMSA)第95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启动子活性的LUC报告分析第97-98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分析第98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AtCAMTA3的潜在靶标筛选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体外凝胶阻滞分析(EMSA)证明AtCAMTA3与JA、ROS和RNAi通路关键基因的直接互作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启动子活性的LUC报告分析验证AtCAMTA3对JA、ROS和RNAi通路基因的体内直接调控作用第101-103页
    4.3 讨论第103-105页
第五章 全文小结与研究展望第105-110页
    5.1 全文小结第105-107页
    5.2 本研究创新之处第107-108页
    5.3 后续研究第108-110页
参考文献第110-121页
附录 论文相关缓冲液和培养基配方第121-122页

论文共12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锌指蛋白GIS和ZFP5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理研究
下一篇:西藏野生大麦耐酸/铝相关microRNA的鉴定及功能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