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20-40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20-21页 |
二、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| 第21-22页 |
(一) 通过建立口语能力发展常模了解小学生的口语能力实态 | 第21页 |
(二) 分析口语能力发展常模折射出的口语教学问题 | 第21-22页 |
(三) 针对折射出的问题对口语教学提出建议 | 第22页 |
三、研究现状 | 第22-30页 |
(一) “口语能力”研究现状 | 第22-26页 |
(二) 小学口语教学研究现状 | 第26-30页 |
四、研究对象 | 第30-32页 |
五、研究价值 | 第32-33页 |
(一) 理论价值 | 第32-33页 |
(二) 实践价值 | 第33页 |
六、研究方法 | 第33-40页 |
(一) 实地调研 | 第33-34页 |
(二) 常模构建 | 第34-35页 |
(三) 语料库建设 | 第35-38页 |
(四) 回归分析法 | 第38-40页 |
第二章 小学生口语能力 | 第40-48页 |
一、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口语交际能力 | 第40-41页 |
二、口语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 | 第41页 |
三、口语能力的测量指标 | 第41-48页 |
(一) 小学生口语能力常模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42-46页 |
(二) 小学生口语能力常模指标体系的分析用途 | 第46-48页 |
第三章 小学生口语话题分析 | 第48-60页 |
一、小学生口语话题库 | 第48-50页 |
二、小学生口语话题总数分析 | 第50-52页 |
(一) 小学生口语话题总数学段常模及差异性分析 | 第50-51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关于“单个口语文本话题总数”的分析 | 第51-52页 |
三、小学生口语描述性话题数分析 | 第52-54页 |
(一) 小学生口语描述性话题数学段常模及差异性分析 | 第52-53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关于“描述性话题数”的分析 | 第53-54页 |
四、小学生口语故事性话题数分析 | 第54-56页 |
(一) 小学生口语故事性话题数学段常模及差异性分析 | 第54-55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关于“故事性话题数”的分析 | 第55-56页 |
五、小学生口语感受性话题数分析 | 第56-57页 |
(一) 小学生口语感受性话题数学段常模及差异性分析 | 第56-57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关于“感受性话题数”的分析 | 第57页 |
六、本章小结 | 第57-60页 |
第四章 小学生口语语音分析 | 第60-69页 |
一、小学生口语文本库和总句库 | 第60-61页 |
二、小学生口语语速分析 | 第61-63页 |
(一) 小学生口语语速学段常模及差异性分析 | 第61-62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关于“语速”的分析 | 第62-63页 |
(三) 回归模型二关于“语速”的分析 | 第63页 |
三、小学生口语不间断语流平均长度分析 | 第63-67页 |
(一) 小学生口语不间断语流平均长度学段常模及差异性分析 | 第63-64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关于“不间断语流平均长度”的分析 | 第64-66页 |
(三) 回归模型二关于“不间断语流平均长度”的分析 | 第66-67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(一) 常模研究结论 | 第67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研究结论 | 第67-68页 |
(三) 回归模型二研究结论 | 第68-69页 |
第五章 小学生口语用字分析 | 第69-74页 |
一、小学生口语字库 | 第69页 |
二、小学生口语字种学段常模及差异性分析 | 第69-70页 |
三、回归模型一关于“字种”的分析 | 第70-71页 |
四、回归模型二关于“字种”的分析 | 第71-72页 |
五、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(一) 常模研究结论 | 第72-73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研究结论 | 第73页 |
(三) 回归模型二研究结论 | 第73-74页 |
第六章 小学生口语用词分析 | 第74-78页 |
一、小学生口语词库 | 第74页 |
二、小学生口语词种学段常模及差异性分析 | 第74-75页 |
三、回归模型一关于“词种”的分析 | 第75-76页 |
四、回归模型二关于“词种”的分析 | 第76-77页 |
五、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(一) 常模研究结论 | 第77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研究结论 | 第77页 |
(三) 回归模型二研究结论 | 第77-78页 |
第七章 小学生口语用句分析 | 第78-93页 |
一、小学生口语异常语法库 | 第78-80页 |
二、小学生口语平均句长分析 | 第80-82页 |
(一) 小学生口语平均句长学段常模及差异性分析 | 第80-81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关于“平均句长”的分析 | 第81-82页 |
(三) 回归模型二关于“平均句长”的分析 | 第82页 |
三、小学生口语异常词汇用例分析 | 第82-85页 |
(一) 小学生口语异常词汇用例情况统计 | 第82-83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关于“词汇错误数”的分析 | 第83-84页 |
(三) 回归模型二关于“词汇错误数”的分析 | 第84-85页 |
四、小学生异常句法用例分析 | 第85-87页 |
(一) 小学生异常句法用例情况统计 | 第85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关于“句法错误数”的分析 | 第85-86页 |
(三) 回归模型二关于“句法错误数”的分析 | 第86-87页 |
五、小学生异常语义用例分析 | 第87-89页 |
(一) 小学生异常语义用例情况统计 | 第87-88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关于“语义错误数”的分析 | 第88-89页 |
(三) 回归模型二关于“语义错误数”的分析 | 第89页 |
六、本章小结 | 第89-93页 |
(一) 对平均句长的研究结论 | 第89-90页 |
(二) 对词汇错误的研究结论 | 第90-91页 |
(三) 对句法错误的研究结论 | 第91页 |
(四) 对语义错误的研究结论 | 第91-93页 |
第八章 小学生口语篇章分析 | 第93-100页 |
一、小学生口语修辞格库 | 第93页 |
二、小学生口语篇幅分析 | 第93-95页 |
(一) 小学生单个文本篇幅学段常模及差异性分析 | 第93-94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关于“篇幅”的分析 | 第94-95页 |
(三) 回归模型二关于“篇幅”的分析 | 第95页 |
三、小学生口语修辞能力分析 | 第95-98页 |
(一) 小学生口语修辞格用例情况统计 | 第95-96页 |
(二) 回归模型一关于“修辞格数”的分析 | 第96-97页 |
(三) 回归模型二关于“修辞格数”的分析 | 第97-98页 |
四、本章小结 | 第98-100页 |
(一) 对篇幅的研究结论 | 第98-99页 |
(二) 对修辞格数的研究结论 | 第99-100页 |
第九章 小学生口语能力研究结论 | 第100-105页 |
一、小学生的口语能力普遍较低 | 第100-101页 |
二、小学生的口语能力发展不均衡 | 第101-102页 |
三、小学生口语的流利性受学校年级、城乡类型和话题类型影响大,不受性别影响 | 第102页 |
四、小学生口语的复杂性受年级、话题类型影响大,受城乡差异影响较小,不受性别影响 | 第102-103页 |
五、小学生口语的准确性受学校城乡类型和年级影响大,受话题类型影响较小,几乎不受性别影响 | 第103-105页 |
第十章 小学口语教学建议 | 第105-108页 |
一、加强对口语教学的重视,尤其是对乡村口语教学的重视 | 第105页 |
二、注意对学生培养的均衡性 | 第105-106页 |
三、完善小学口语教学课程标准 | 第106页 |
四、组织序列性强且丰富的教学内容 | 第106-107页 |
五、拓展口语训练渠道 | 第107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2页 |
附录 | 第112-113页 |
致谢 | 第11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