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年男性上身出汗分布规律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.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页 |
1.2 人体出汗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国内外出汗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出汗率测定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2.3 影响人体出汗的因素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16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6-19页 |
1.5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2. 出汗研究试验方法 | 第20-32页 |
2.1 试验设计 | 第20-23页 |
2.1.1 受试者招募 | 第20页 |
2.1.2 试验环境 | 第20-21页 |
2.1.3 试验设备 | 第21-23页 |
2.2前期测试 | 第23-25页 |
2.2.1 人体体形测量 | 第23-24页 |
2.2.2 皮肤褶皱度测量、肺活量测量 | 第24页 |
2.2.3 亚极量体能测试 | 第24-25页 |
2.3 试验准备 | 第25-28页 |
2.3.1 吸汗贴片 | 第25-27页 |
2.3.2 塑料膜 | 第27页 |
2.3.3 试验服装 | 第27-28页 |
2.4 正式试验 | 第28-32页 |
2.4.1 试验流程 | 第28-29页 |
2.4.2 体核温度监控 | 第29页 |
2.4.3 体表温度测定 | 第29-30页 |
2.4.4 出汗率测定 | 第30-32页 |
3. 出汗率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32-64页 |
3.1 受试者基本情况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1.1 基础生理指标 | 第32页 |
3.1.2 地域差异性 | 第32-34页 |
3.1.3 心率变化 | 第34页 |
3.2 全身出汗率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2.1 概况 | 第34-35页 |
3.2.2 强度差异性 | 第35页 |
3.2.3 地域差异性 | 第35-36页 |
3.3 局部出差率的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36-64页 |
3.3.1 出汗分布图 | 第36-46页 |
3.3.2 强度差异性 | 第46-47页 |
3.3.3 部位差异性 | 第47-60页 |
3.3.4 地域差异性 | 第60-64页 |
4. 出汗与其他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 | 第64-69页 |
4.1 基础生理指标 | 第64页 |
4.2 体核温度 | 第64-65页 |
4.2.1 体核温度变化 | 第64-65页 |
4.2.2 与全身出汗率相关性分析 | 第65页 |
4.3 体表温度 | 第65-69页 |
4.3.1 体表温度变化 | 第65-67页 |
4.3.2 与局部出汗率相关性分析 | 第67-69页 |
5.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2页 |
5.1 结论 | 第69-70页 |
5.1.1 全身出汗率 | 第69页 |
5.1.2 局部出汗率 | 第69-70页 |
5.1.3 出汗与其他生理指标相关性 | 第70页 |
5.2 不足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5页 |
附录 | 第75-7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