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2.1 投资效益概述 | 第12-14页 |
1.2.2 投资效益评价指标 | 第14-15页 |
1.2.3 投资效益评价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7-20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G农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8页 |
2.1 G电网公司农村电网概况 | 第20-23页 |
2.1.1 G电网公司农网现状 | 第20-21页 |
2.1.2 G电网范围内经济情况 | 第21-22页 |
2.1.3 G电网电力投资建设情况 | 第22-23页 |
2.2 G电网公司农网电力发展对标情况 | 第23-25页 |
2.2.1 农村电网用电水平对标情况 | 第23页 |
2.2.2 县域电网网架发展对标情况 | 第23-24页 |
2.2.3 农村电网供电服务水平对标情况 | 第24-25页 |
2.3 G电网电力投资发展存在问题 | 第25-27页 |
2.3.1 农电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| 第25页 |
2.3.2 农村电力建设需求与投资存在矛盾 | 第25-26页 |
2.3.3 农村电力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| 第26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G农网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| 第28-36页 |
3.1 电力市场环境下投资评价特点 | 第28-29页 |
3.2 电网投资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3 电网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0-35页 |
3.3.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30页 |
3.3.2 电网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和流程 | 第30-31页 |
3.3.3 农村电网投资效益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 | 第31-3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投资效益评价方法与模型 | 第36-46页 |
4.1 投资效益评价概述 | 第36-38页 |
4.1.1 投资效益评价 | 第36-37页 |
4.1.2 企业投资效益评价 | 第37-38页 |
4.1.3 电网企业投资效益评价 | 第38页 |
4.2 投资评价方法概述 | 第38-40页 |
4.2.1 投资评价方法 | 第38-40页 |
4.2.2 电网企业投资评价方法 | 第40页 |
4.3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概述 | 第40-45页 |
4.3.1 一般DEA评价模型 | 第40-43页 |
4.3.2 超效率DEA评价模型 | 第43页 |
4.3.3 动态DEA评价模型 | 第43-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G电网投资效益评价过程与建议 | 第46-60页 |
5.1 投资效益评价集合确定 | 第46-47页 |
5.2 数据来源和说明 | 第47-48页 |
5.2.1 数据来源说明 | 第47-48页 |
5.2.2 应用软件说明 | 第48页 |
5.2.3 数据处理说明 | 第48页 |
5.3 投资效益评价求解结果 | 第48-53页 |
5.3.1 投资效益评价求解思路 | 第48-49页 |
5.3.2 评价软件运行结果 | 第49-53页 |
5.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| 第53-57页 |
5.4.1 基于一般DEA模型效益评价分析 | 第53-54页 |
5.4.2 基于超效率DEA模型效益评价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4.3 基于动态DEA模型效益评价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4.4 无效电网投入冗余分析 | 第57页 |
5.5 提高农网投资效益建议 | 第57-58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附录 | 第65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答辩委员会对论文得评定意见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