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P2P融资平台普惠功能的实现机理与路径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关于普惠金融的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关于P2P融资的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关于P2P融资普惠功能的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第2章 P2P融资平台的内涵及普惠特征第19-27页
    2.1 P2P融资平台的内涵第19页
    2.2 P2P融资平台的普惠特征第19-20页
    2.3 P2P融资平台的不同模式下的普惠特征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纯平台模式与复合中介平台模式比较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有担保模式与无担保模式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非盈利性质与盈利性质平台模式比较第24-27页
第3章 P2P融资平台普惠功能的实现机理第27-35页
    3.1 需求驱动机理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信贷配给问题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借款人融资需求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投资者投资需求第29-30页
    3.2 效率驱动机理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提高融资效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第31-32页
    3.3 成本驱动机理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节约交易成本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节约信息成本第33-35页
第4章 我国P2P融资平台普惠功能的实现现状考察第35-44页
    4.1 我国P2P平台上的融资需求考察第35-36页
    4.2 我国P2P平台上的融资效率考察第36-38页
    4.3 我国P2P平台上的融资成本考察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P2P融资平台上融资成本的现状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P2P融资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0-44页
第5章 我国P2P融资平台普惠功能的实现绩效第44-52页
    5.1 P2P融资平台普惠功能绩效评价指数的构建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变量指标的选择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5-46页
    5.2 P2P融资平台普惠功能绩效评价指数的测度第46-49页
    5.3 P2P普惠功能绩效评价指数的影响因素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模型构建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实证结果分析第50-52页
第6章 我国P2P融资平台普惠功能的实现路径第52-58页
    6.1 从政府主导监管到行业自律第52-53页
    6.2 从独立运营到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第53-55页
    6.3 从主要服务城市人群到开拓农村市场第55-57页
    6.4 从较高的融资成本到合适的借款利率第57-58页
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58-60页
    7.1 总结第58-59页
    7.2 创新点第59页
    7.3 研究展望第59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附录1:P2P普惠指数各个指标原始数据第64页
附录2:P2P普惠功能各个影响因素指标原始数据第64页
附录3:P2P普惠功能各影响因素的相关系数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A电子商务公司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
下一篇: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先票后货标准模式的融资风险定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