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行政法论文--行政管理法令论文

法治框架下的监察制度比较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9-12页
    (一)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(二)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(三)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0-11页
    (四)基本概念界定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监察的含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监察制度的含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监察专员的含义第11-12页
一、我国监察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制度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(一)改革前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及其突出问题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“三重领导”使监察缺乏独立性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职权行使中缺位与越位并存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监察范围过窄、监察程序不完善第13-14页
    (二)国家监察委员会改革过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北京、山西、浙江三省监察委员会试点工作结束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全国范围内监察委员会全面成立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3、《国家监察法》审议通过、修宪工作完成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合署办公及人员转隶第15页
    (三)监察委员会制度构建面临的问题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监察权如何配置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监察对象如何进一步明确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对监察委员会自身监督如何强化第15-16页
二、瑞典、香港监察制度与国家监察委员会之比较研究第16-25页
    (一)瑞典及香港监察制度的缘起与沿革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产生原因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历史变革第16-17页
    (二)主体及权力之比较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人员组成、任职资格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组织结构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监察职权第20页
    (三)监察客体及方式之比较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监察对象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监察方式第22-23页
    (四)对监察权的监督之比较第23-25页
三、瑞典及香港监察制度共性及差异性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(一)瑞典及香港监察制度共性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独立性、权威性强,专业素质高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被动受理与主动调查相结合,监察效率高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民主、公开的监督方式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、传统监察职能与保护人权的职能相结合第26-27页
    (二)瑞典及香港监察制度差异性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事前监督、事后监督侧重不同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权力强制程度不同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是否享有起诉权不同第27-28页
四、法治框架下构建我国监察委员会制度的若干思考第28-33页
    (一)建立健全、明确的监察法律体系第28页
    (二)构建独立、专业、分工明确的监察委员会制度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组织架构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权力配置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监察对象第30-31页
    (三)建立对监察委员会自身的监督制度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拓展监督制约的新路径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形成公民和媒体共同参与监督新局面第31-33页
总结第33-34页
参考文献第34-37页
致谢第37页

论文共3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职学生学习条件权研究
下一篇:集体土地征收之程序保障--以江苏行政复议为蓝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