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种集成光学干涉成像技术的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0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技术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| 第13-21页 |
1.2.1 干涉成像历史与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2 集成光学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6-21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21-24页 |
第2章 集成光学干涉成像原理与性能分析 | 第24-43页 |
2.1 干涉原理与范西特—泽尼克定理 | 第24-27页 |
2.1.1 双光束干涉 | 第24-25页 |
2.1.2 范西特-泽尼克定理 | 第25-27页 |
2.2 集成光学干涉成像系统原理 | 第27-32页 |
2.2.1 传感器阵列光场分布 | 第28-30页 |
2.2.2 信息处理模块 | 第30-32页 |
2.3 集成光学干涉成像系统性能参数 | 第32-38页 |
2.3.1 空间频率采样 | 第32-33页 |
2.3.2 分辨率 | 第33页 |
2.3.3 成像视场 | 第33-37页 |
2.3.4 单个探测器光敏元收集能量 | 第37-38页 |
2.4 传统成像系统性能参数 | 第38-40页 |
2.4.1 分辨率 | 第39页 |
2.4.2 成像视场 | 第39页 |
2.4.3 单个探测器光敏元收集能量 | 第39-40页 |
2.5 与传统单孔径成像技术性能对比 | 第40-41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3章 集成光学干涉成像系统仿真 | 第43-50页 |
3.1 集成光学干涉成像系统仿真平台 | 第43-45页 |
3.1.1 仿真流程 | 第43-44页 |
3.1.2 图像处理 | 第44页 |
3.1.3 像质评价 | 第44-45页 |
3.2 实例仿真及优化 | 第45-49页 |
3.2.1 实例仿真 | 第45-48页 |
3.2.2 恢复图像优化及评价 | 第48-4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“棋盘式”光电探测成像系统 | 第50-58页 |
4.1 “棋盘式”光电探测成像系统设计 | 第50-54页 |
4.2 与传统单孔径成像系统成像效果对比 | 第54-57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5章 广域探测与跟踪成像系统设计 | 第58-65页 |
5.1 探测与跟踪成像系统工作模式 | 第58-59页 |
5.1.1 探测模式 | 第58-59页 |
5.1.2 跟踪模式 | 第59页 |
5.2 探测与跟踪成像系统工作流程 | 第59-60页 |
5.3 探测与跟踪成像系统仿真验证 | 第60-6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6.1 总结 | 第65-66页 |
6.2 展望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3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