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京津冀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8-30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界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区域经济增长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区域产业结构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上市公司第19页
    2.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凯恩斯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新古典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新增长理论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21页
    2.3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产业结构分类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第22-24页
    2.4 上市公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区域经济竞争力理论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区域先进产业发展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增长极理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区域集群经济发展理论第25页
    2.5 空间计量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空间效应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第28-29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 京津冀区域经济与上市公司发展现状第30-40页
    3.1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概况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京津冀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发展状况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河北省各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第32页
    3.2 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发展概况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层次系数的计算第33-34页
    3.3 京津冀区域上市公司现状分析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京津冀区域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京津冀区域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情况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京津冀区域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情况第38-3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4章 京津冀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0-54页
    4.1 京津冀经济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京津冀经济水平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京津冀经济水平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第41-45页
    4.2 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水平的影响机制及变量的选取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京津冀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水平的影响机制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第46-47页
    4.3 实证分析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传统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空间效应与时间效应的选择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Wald检验与LR检验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双固定效应空间滞后模型的估计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上市公司对未来区域经济水平影响的模型估计第51-5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5章 京津冀上市公司对区域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第54-71页
    5.1 京津冀产业结构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第54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京津冀产业结构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第55-59页
    5.2 上市公司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及变量的选取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京津冀上市公司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说明第60-61页
    5.3 实证分析第61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传统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空间效应与时间效应的选择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Wald检验与LR检验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随机效应与固定效应的选择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双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稳健性检验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上市公司对未来区域产业结构影响的模型估计第68-7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6章 从上市公司角度提高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第71-77页
    6.1 培育优秀企业上市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健全企业上市相关服务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资质初审规范企业上市第72页
    6.2 营造良好金融环境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继续发挥银行贷款间接融资的主渠道作用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,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第74页
    6.3 发挥上市公司领头羊作用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带动区域内企业业绩增长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带动区域内企业转型升级第75-76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76-77页
结论第77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2页
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2-83页
致谢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证券价格风险预测的投资组合策略研究
下一篇: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绩效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