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问题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及监管法律 | 第10-18页 |
第一节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 | 第10-14页 |
一、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发展阶段 | 第10-12页 |
二、P2P网络借贷平台现有的合法模式 | 第12-13页 |
三、监管背景下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趋势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立法综述 | 第14-16页 |
一、我国P2P网络借贷的“1+3”制度 | 第14页 |
二、其他相关规定 | 第14-16页 |
第三节 P2P网络借贷的现有法律规定分析 | 第16-18页 |
一、明确P2P网络借贷平台性质 | 第16页 |
二、规定P2P网络借贷的管理机制 | 第16页 |
三、P2P网络借贷的监管机制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当下我国典型的P2P网络借贷平台 | 第18-22页 |
第一节 人人贷 | 第18-19页 |
一、人人贷平台简介 | 第18页 |
二、人人贷的运营模式 | 第18-19页 |
三、人人贷目前的整改现状 | 第19页 |
第二节 陆金所 | 第19-20页 |
一、陆金所平台简介 | 第19页 |
二、陆金所的运营模式 | 第19-20页 |
三、陆金所目前的整改现状 | 第20页 |
第三节 小企业e家 | 第20-22页 |
一、小企业e家平台简介 | 第20页 |
二、小企业e家的运营模式 | 第20-21页 |
三、小企业e家目前的整改现状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监管背景下P2P网络借贷平台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8页 |
第一节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自身问题 | 第22-24页 |
一、P2P网络借贷平台性质问题 | 第22页 |
二、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准入与退出机制问题 | 第22-23页 |
三、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资金存管问题 | 第23页 |
四、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犯罪问题 | 第23-24页 |
五、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担保问题 | 第24页 |
第二节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借贷双方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5页 |
一、借贷双方的信息披露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| 第24-25页 |
二、借贷双方的行业交易问题 | 第25页 |
第三节 P2P网络借贷的法律规制及监管问题 | 第25-28页 |
一、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不健全 | 第25-26页 |
二、缺乏行业自律协会的监管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监管背景下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完善建议 | 第28-32页 |
第一节 P2P网络借贷平台自身运营方面 | 第28-30页 |
一、明确平台的中介性质及从事业务范围 | 第28页 |
二、提高准入门槛,完善退出机制 | 第28页 |
三、提高银行存管的技术对接和决策效率 | 第28-29页 |
四、加强刑法控制,审慎用刑 | 第29页 |
五、完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担保方式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P2P网络借贷主体方面 | 第30-31页 |
一、严格遵守《网络安全法》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| 第30页 |
二、设定合理的借贷双方条款,规范交易行为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及监管方面 | 第31-32页 |
一、完善法律规制 | 第31页 |
二、加强行业自律 | 第31-32页 |
结论 | 第32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36页 |
致谢 | 第36-3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