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引言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现代研究 | 第18-34页 |
1.1 现代医学对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的研究概况 | 第18-25页 |
1.2 NRF2抗氧化信号通路与肿瘤化疗的研究 | 第25-27页 |
1.3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中医学研究概况 | 第27-31页 |
1.4 健脾补血的认识 | 第31-34页 |
第二章 摸索环磷酰胺诱导骨髓抑制的剂量-时间关系 | 第34-47页 |
2.1 主要实验材料 | 第34页 |
2.1.1 实验动物 | 第34页 |
2.1.2 主要药物及试剂 | 第34页 |
2.1.3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4页 |
2.1.4 主要试剂的配制 | 第34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34-35页 |
2.2.1 动物分组与处理 | 第34-35页 |
2.2.2 样本采集与指标观察 | 第35页 |
2.2.3 统计学处理方法 | 第35页 |
2.3 实验结果 | 第35-47页 |
2.3.1 三组小鼠的体重变化 | 第35-37页 |
2.3.2 三组小鼠胸腺的脏器指数和HE染色 | 第37-39页 |
2.3.3 三组小鼠脾的脏器指数和HE染色 | 第39-40页 |
2.3.4 三组小鼠外周血细胞数的变化 | 第40-43页 |
2.3.5 三组小鼠骨髓细胞中Sca1的表达 | 第43-45页 |
2.3.6 三组小鼠的骨髓细胞中CD34的表达 | 第45-46页 |
2.3.7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三组小鼠骨髓细胞中Sca1和CD34的表达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 健脾补血法对环磷酰胺诱导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| 第47-84页 |
3.1 主要实验材料 | 第47-50页 |
3.1.1 实验动物 | 第47页 |
3.1.2 主要药物及试剂 | 第47-48页 |
3.1.3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48页 |
3.1.4 主要试剂的配制 | 第48-50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50-57页 |
3.2.1 方药组成及制备 | 第50-51页 |
3.2.2 建立动物模型 | 第51页 |
3.2.3 动物分组及处理 | 第51页 |
3.2.4 样本采集及指标观察 | 第51-57页 |
3.3 实验结果 | 第57-84页 |
3.3.1 中药方剂成份分析 | 第57-58页 |
3.3.2 健脾补血法对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3.3.3 健脾补血法对小鼠胸腺、脾和肝的影响 | 第60-64页 |
3.3.4 健脾补血法对小鼠外周血细胞数的影响 | 第64-67页 |
3.3.5 健脾补血法对小鼠血浆因子GM-CSF、TPO、EPO、IL-2浓度的影响 | 第67-69页 |
3.3.6 健脾补血法对小鼠骨髓细胞的Sca1、C-kit、Lamin、CD48~+CD150~+的影响 | 第69-71页 |
3.3.7 健脾补血法对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的CD3、CD4和CD8a表达的影响 | 第71-73页 |
3.3.8 健脾补血法对小鼠胸腺的CD3和CD8a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73-74页 |
3.3.9 健脾补血法对小鼠胸腺的Nrf2、Nqo1和Ho1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74-77页 |
3.3.10 健脾补血法对小鼠脾的Nrf2、Nqo1和Ho1蛋白表达的影响 | 第77-79页 |
3.3.11 健脾补血法对小鼠脾的Nrf2、Nqo1和Ho1 mRNA表达的影响 | 第79-81页 |
3.3.12 健脾补血法对小鼠股骨、脾、肝HE染色的影响 | 第81页 |
3.3.13 健脾补血法对小鼠脾的Nqo1和Ho1免疫组化的影响 | 第81-84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84-91页 |
4.1 骨髓抑制的中医学研究 | 第84-85页 |
4.2 健脾补血法对骨髓抑制的影响 | 第85-87页 |
4.3 健脾补血法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| 第87-88页 |
4.4 健脾补血法对抗氧化通路的影响 | 第88-91页 |
结语 | 第91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101页 |
附录 | 第101-103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103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-105页 |
统计学审核证明 | 第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