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4-21页 |
1.1 多糖的提取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2 多糖的分离纯化 | 第15-16页 |
1.2.1 脱蛋白方法 | 第15页 |
1.2.2 多糖的分离纯化技术 | 第15-16页 |
1.3 多糖的纯度鉴定 | 第16-17页 |
1.4 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| 第17页 |
1.5 多糖的结构鉴定 | 第17-18页 |
1.5.1 红外光谱检测 | 第17页 |
1.5.2 单糖组成分析 | 第17-18页 |
1.5.3 甲基化分析 | 第18页 |
1.6 多糖的生物学活性 | 第18-19页 |
1.6.1 抗肿瘤作用 | 第18页 |
1.6.2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| 第18页 |
1.6.3 降血脂和降血糖作用 | 第18-19页 |
1.6.4 免疫增强作用 | 第19页 |
1.7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8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坛紫菜多糖的提取工艺 | 第21-35页 |
2.1 引言 | 第21页 |
2.2 材料与仪器 | 第21-22页 |
2.2.1 材料 | 第21页 |
2.2.2 仪器与设备 | 第21-22页 |
2.2.3 实验试剂 | 第22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2-26页 |
2.3.1 坛紫菜样品前处理 | 第22页 |
2.3.2 总糖含量的测定一苯酚硫酸法 | 第22-23页 |
2.3.3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一采用3,5-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| 第23-24页 |
2.3.4 多糖得率计算方法 | 第24页 |
2.3.5 粗多糖提取方法 | 第24页 |
2.3.6 多糖得率的单因素实验 | 第24-25页 |
2.3.7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坛紫菜多糖的提取工艺 | 第25页 |
2.3.8 不同提取方式对坛紫菜多糖得率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3.9 提取液浓缩 | 第26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3页 |
2.4.1 多糖得率的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| 第26-28页 |
2.4.2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坛紫菜多糖的提取工艺 | 第28-32页 |
2.4.3 提取方式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结果 | 第32-33页 |
2.4.4 坛紫菜提取液的浓缩比对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 | 第3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坛紫菜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表征 | 第35-51页 |
3.1 引言 | 第35页 |
3.2 材料与仪器 | 第35-36页 |
3.2.1 实验材料 | 第35页 |
3.2.2 仪器与设备 | 第35-36页 |
3.2.3 实验试剂 | 第36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36-40页 |
3.3.1 坛紫菜多糖分离纯化流程工艺 | 第36页 |
3.3.2 坛紫菜多糖的脱蛋白研究 | 第36-37页 |
3.3.3 透析 | 第37页 |
3.3.4 沉淀多糖 | 第37页 |
3.3.5 坛紫菜多糖干燥 | 第37页 |
3.3.6 DEAE Cellulose-52柱层析分离坛紫菜多糖 | 第37-38页 |
3.3.7 Sephadex G-100柱层析分离纯化坛紫菜多糖 | 第38页 |
3.3.8 坛紫菜多糖的纯度鉴定 | 第38-39页 |
3.3.9 坛紫菜多糖的结构表征 | 第39-40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9页 |
3.4.1 脱蛋白方法比较 | 第40-41页 |
3.4.2 DEAE Cellulose-52柱层析分离坛紫菜多糖 | 第41-42页 |
3.4.3 Sephadex G-100柱层析分离纯化坛紫菜多糖 | 第42-43页 |
3.4.4 坛紫菜多糖的纯度鉴定 | 第43-45页 |
3.4.5 坛紫菜多糖的结构表征 | 第45-4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四章 坛紫菜多糖理化性质的研究 | 第51-59页 |
4.0 引言 | 第51页 |
4.1 材料与仪器 | 第51-52页 |
4.1.1 材料 | 第51页 |
4.1.2 仪器与设备 | 第51页 |
4.1.3 实验试剂 | 第51页 |
4.1.4 相关溶液的配制 | 第51-52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52-56页 |
4.2.1 样品PYH2的溶解性能实验 | 第52页 |
4.2.2 样品PYH2的热稳定性实验 | 第52页 |
4.2.3 样品PYH2的酸碱稳定性实验 | 第52页 |
4.2.4 样品PYH2的斐林试剂反应 | 第52页 |
4.2.5 样品PYH2的三氯化铁反应 | 第52-53页 |
4.2.6 样品PYH2的碘一碘化钾反应 | 第53页 |
4.2.7 坛紫菜多糖纯品中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| 第53-54页 |
4.2.8 坛紫菜多糖纯品中3,6-内醚半乳糖的测定 | 第54-55页 |
4.2.9 样品中半乳糖含量的测定 | 第55-56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6-58页 |
4.3.1 样品PYH2的溶解性能实验结果 | 第56页 |
4.3.2 样品PYH2的热稳定性实验结果 | 第56页 |
4.3.3 样品PYH2的酸碱稳定性实验结果 | 第56-57页 |
4.3.4 样品PYH2的斐林试剂反应结果 | 第57页 |
4.3.5 样品PYH2的三氯化铁反应结果 | 第57页 |
4.3.6 样品PYH2的碘一碘化钾反应结果 | 第57页 |
4.3.7 坛紫菜多糖纯品中硫酸基含量的测定结果 | 第57页 |
4.3.8 坛紫菜多糖纯品中3,6-内醚半乳糖含量的测定结果 | 第57页 |
4.3.9 坛紫菜多糖纯品中半乳糖含量的测定结果 | 第57-5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五章 坛紫菜多糖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| 第59-69页 |
5.1 引言 | 第59页 |
5.2 材料与仪器 | 第59-60页 |
5.2.1 材料 | 第59-60页 |
5.2.2 仪器及设备 | 第60页 |
5.2.3 实验试剂 | 第60页 |
5.2.4 相关试剂的配制 | 第60页 |
5.3 实验方法 | 第60-63页 |
5.3.1 坛紫菜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| 第60-62页 |
5.3.2 坛紫菜多糖对胰a-淀粉酶酶活的抑制作用 | 第62页 |
5.3.3 坛紫菜多糖中存在的微生物菌群的探究 | 第62-63页 |
5.4 结果与讨论 | 第63-68页 |
5.4.1 坛紫菜多糖的抗氧化性研究 | 第63-65页 |
5.4.2 坛紫菜多糖对胰α-淀粉酶酶活的抑制作用 | 第65-67页 |
5.4.3 坛紫菜多糖中存在的微生物菌群的探究 | 第67-6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6.1 结论 | 第69-70页 |
6.2 论文创新性 | 第70页 |
6.3 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7页 |
附录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