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 
| 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 
| 1 绪论 | 第8-15页 | 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 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 
| 1.2.1 衰落信道统计模型 | 第11-12页 | 
| 1.2.2 队列调度算法 | 第12-13页 | 
| 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 
| 1.4 论文结构 | 第14-15页 | 
| 2 L-DACS系统及ATM业务传输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5-28页 | 
| 2.1 引言 | 第15页 | 
| 2.2 L-DACS航空通信系统 | 第15-17页 | 
| 2.3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| 第17-20页 | 
| 2.3.1 ATM业务结构 | 第18页 | 
| 2.3.2 ATM系统架构 | 第18-20页 | 
| 2.4 地空通信衰落信道统计模型 | 第20-22页 | 
| 2.4.1 κ-μ衰落信道 | 第20-21页 | 
| 2.4.2 κ-μ衰落信道的退化 | 第21-22页 | 
| 2.5 排队论理论 | 第22-27页 | 
| 2.5.1 排队系统的组成及表示方法 | 第23-25页 | 
| 2.5.2 主要指标 | 第25-26页 | 
| 2.5.3 M/M/1/K模型的通解 | 第26-27页 | 
| 2.6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 
| 3 地空数据链容量分析与业务传输性能研究 | 第28-42页 | 
| 3.1 引言 | 第28页 | 
| 3.2 地空通信衰落信道容量分析 | 第28-31页 | 
| 3.2.1 不同航行阶段地空信道的衰落模型 | 第28-29页 | 
| 3.2.2 κ-μ平均信道容量分析 | 第29-31页 | 
| 3.3 机载通信业务传输性能分析 | 第31-37页 | 
| 3.3.1 系统场景 | 第31-33页 | 
| 3.3.2 业务分类 | 第33-34页 | 
| 3.3.3 队列模型 | 第34-35页 | 
| 3.3.4 机载通信业务传输性能指标分析 | 第35-37页 | 
| 3.4 仿真与性能分析 | 第37-41页 | 
| 3.4.1 κ-μ平均信道容量仿真分析 | 第38页 | 
| 3.4.2 机载通信业务传输性能仿真分析 | 第38-41页 | 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 
| 4 承载ATM业务的L-DACS系统资源分配 | 第42-57页 | 
| 4.1 引言 | 第42页 | 
| 4.2 L-DACS系统资源分配流程 | 第42-43页 | 
| 4.3 带宽资源预测算法 | 第43-47页 | 
| 4.3.1 基于保障多业务QoS需求的最小带宽预测模型 | 第43-45页 | 
| 4.3.2 基于遗传算法的最小带宽预测模型求解 | 第45-47页 | 
| 4.4 机载ATM业务队列调度 | 第47-51页 | 
| 4.4.1 基于带宽预测的资源分配模型 | 第47-48页 | 
| 4.4.2 指数比例公平调度算法基本原理 | 第48-49页 | 
| 4.4.3 基于指数比例公平的ATM业务队列调度算法 | 第49-51页 | 
| 4.5 算法仿真与分析 | 第51-56页 | 
| 4.5.1 带宽资源预测算法仿真 | 第51-54页 | 
| 4.5.2 ATM业务队列调度算法仿真 | 第54-56页 | 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 
| 5 总结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 
| 5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57页 | 
| 5.2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| 第57-59页 | 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6页 | 
| 附录 | 第66页 | 
| A.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6页 | 
| B.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| 第66页 | 
| C.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| 第66页 | 
| D.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