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1 引言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2页 |
·研究的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
2 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情况 | 第14-23页 |
·当代中国环境法的演变与发展 | 第14-16页 |
·《环境保护法》的基本内容 | 第16-18页 |
·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《环境保护法》 | 第18-23页 |
·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| 第18-20页 |
·我国《环境保护法》亟需完善 | 第20-23页 |
3 《环境保护法》存在的问题 | 第23-33页 |
·科学发展观尚未成为立法指导思想,立法层次不高 | 第23-24页 |
·一些基本原则不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 | 第24-27页 |
·环境保护同经济、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| 第25页 |
·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、综合治理的原则 | 第25-26页 |
·环境责任原则 | 第26-27页 |
·《环境保护法》中一些基本制度不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 | 第27-30页 |
·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| 第28页 |
·三同时制度 | 第28-29页 |
·排污收费制度 | 第29页 |
·限期治理制度 | 第29-30页 |
·环境权的规定不完善,未达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| 第30-33页 |
4 部分国家和地区环境保护基本法比较研究 | 第33-45页 |
·美国 | 第33-35页 |
·概况 | 第33-34页 |
·《国家环境政策法》的特点 | 第34-35页 |
·日本 | 第35-37页 |
·概况 | 第35-36页 |
·《环境基本法》的特点 | 第36-37页 |
·加拿大 | 第37-39页 |
·概况 | 第37-38页 |
·1999 年《环境保护法》的特点 | 第38-39页 |
·我国台湾地区 | 第39-41页 |
·概况 | 第39-40页 |
·《环境基本法》的特点 | 第40-41页 |
·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1-45页 |
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完善《环境保护法》 | 第45-55页 |
·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立法指导思想,提高立法层次 | 第45-46页 |
·调整《环境保护法》的基本原则,使其更符合科学发展观 | 第46-49页 |
·调整"环境保护同经济、社会发展相协调"原则为"环境保护同经济、社会可持续发展"原则 | 第46-47页 |
·调整"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、综合治理"原则为"污染源头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、综合治理"原则 | 第47页 |
·"环境责任"原则中应当增加"政府对环境负责"的内容 | 第47-48页 |
·增加协作原则 | 第48-49页 |
·完善《环境保护法》基本制度 | 第49-53页 |
·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| 第49页 |
·完善"三同时"制度 | 第49-50页 |
·完善排污收费制度 | 第50页 |
·完善限期治理制度 | 第50-51页 |
·建立并完善一些新的环境基本制度 | 第51-53页 |
·确立并完善公民的环境权 | 第53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7页 |
注释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