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研诚信治理体系构建--基于合作治理视角
致谢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2-33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25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25-28页 |
1.4 研究意义 | 第28-30页 |
1.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30-31页 |
1.6 研究重点、难点与预期的创新点 | 第31-33页 |
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| 第33-40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33-35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35-37页 |
2.3 合作治理在科研诚信治理中的适用性分析 | 第37-40页 |
3 科研诚信问题治理的实证研究 | 第40-51页 |
3.1 科研不诚信原因的实证研究 | 第40-43页 |
3.2 科研不诚信治理的实证研究 | 第43-51页 |
4 科研诚信问题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1-59页 |
4.1 政府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契合度不足 | 第51-52页 |
4.2 科研诚信管理部门功能不完善 | 第52-54页 |
4.3 科研工作者自身以及其团体自身的缺陷 | 第54-57页 |
4.4 受社会错误风向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5 科研诚信问题的合作治理体系构建 | 第59-65页 |
5.1 发挥政府部门科研诚信治理的引导作用 | 第60-61页 |
5.2 科研管理部门完善监督与管理 | 第61-62页 |
5.3 科研共同体的自我完善 | 第62-63页 |
5.4 第三方进行正确的监督与引导 | 第63-65页 |
6 结束语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2页 |
附录 | 第72-77页 |
作者简历 | 第77-79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