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1.4 研究的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8-20页 |
1.4.1 研究的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.2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、理论基础及公平原则 | 第20-26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页 |
2.1.1 养老保险 | 第20页 |
2.1.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| 第20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2.2.1 社会公平正义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2.2 公平理论 | 第21页 |
2.2.3 大数法则 | 第21-22页 |
2.2.4 国民收入再分配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3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原则 | 第23-24页 |
2.3.1 资格公平 | 第23页 |
2.3.2 制度实施规则的同质性 | 第23页 |
2.3.3 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 | 第23-24页 |
2.3.4 偏向弱者 | 第24页 |
2.4 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的意义 | 第24-26页 |
2.4.1 缓解社会矛盾,提高社会稳定性 | 第24-25页 |
2.4.2 缩小收入差距,实现社会公平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 | 第26-29页 |
3.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| 第26-27页 |
3.1.1 老农保发展阶段 | 第26-27页 |
3.1.2 新农保发展阶段 | 第27页 |
3.2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| 第27页 |
3.3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分析 | 第29-41页 |
4.1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及公平性表现 | 第29-32页 |
4.1.1 底线公平 | 第30-31页 |
4.1.2 参保权利公平 | 第31页 |
4.1.3 制度规则公平 | 第31-32页 |
4.2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缺损的表现 | 第32-36页 |
4.2.1 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间的待遇不公平 | 第32-34页 |
4.2.2 区域间的补贴不公平 | 第34页 |
4.2.3 各地区间的基础养老金水平差距大 | 第34-35页 |
4.2.4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间的隐性不公平 | 第35-36页 |
4.3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缺损的原因分析 | 第36-41页 |
4.3.1 制度碎片化 | 第36-37页 |
4.3.2 ”一刀切”的财政补贴政策 | 第37-38页 |
4.3.3 政策标准不一,缺乏科学的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 | 第38-39页 |
4.3.4 城乡二元结构,区域发展不平衡 | 第39-41页 |
第5章 提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公平性的措施 | 第41-48页 |
5.1 完善待遇调整机制 | 第41-42页 |
5.2 合理分担财政补见贴责任,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| 第42页 |
5.3 提高统筹层次,明确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事权与财权 | 第42-46页 |
5.4 破除制度碎片化,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