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共产党论文--党的建设论文--组织建设论文--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

论国家监察权的设置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选题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选题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关于改革原因的分析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关于改革的特点及意义的阐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关于改革推进路径的讨论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关于国家监察权自身监督的探讨第12-13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方法、结构及创新与不足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结构安排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5-16页
第二章 监察权基本理论概述第16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监察权的基本内涵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监察与监督辨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监察的基本要素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监察权的定义第19页
    第二节 监察权的主要设置方式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监察权设置的两大支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现代监察权的三种主要类型第20-22页
    第三节 监察权的重要特征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专门性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独立性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权威性与强制性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主动性与公开性第23-25页
第三章 监察权改革的缘由与进程第25-36页
    第一节 改革前的权力监察体系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以党内纪检制度为主导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以检察监督制度为保障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以行政监察制度为补充第28-29页
    第二节 改革前监察权设置的现实困境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监察机构与职权设置分散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监察权设置缺乏独立性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监察权设置权威性不足第31-32页
    第三节 监察体制改革的进程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央做出改革决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改革工作在全国推开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宪法确定监察体制第34-36页
第四章 国家监察权的设置及其定位第36-44页
    第一节 监察权改革的主要内容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建立统一的监察机构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设置独立的国家监察权第38-40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家监察权与其“第四权”定位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家监察权的基本要素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家监察权的“第四权”定位第42-44页
第五章 国家监察权设置的意义及后续完善第44-52页
    第一节 国家监察权设置的意义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提升国家治理腐败的能力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优化国家权力结构第46-47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家监察权设置的后续完善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以制度化保障国家监察权效能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进一步完备国家监察权的权能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兼采“对事监察”促成权力制衡第50-52页
结语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后记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
下一篇:任弼时的家风探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