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北地区儿童福利院室外景观环境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内容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| 第11-13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5 论文框架 | 第14-15页 |
2 儿童福利院儿童特征分析及其需求 | 第15-23页 |
2.1 福利院各类儿童的特征 | 第15-19页 |
2.1.1 生理特征 | 第15-16页 |
2.1.2 心理特征 | 第16-19页 |
2.1.3 行为特征 | 第19页 |
2.2 福利院各类儿童对室外景观环境的需求 | 第19-22页 |
2.2.1 正常儿童对室外景观环境的需求 | 第20-21页 |
2.2.2 生理缺陷儿童对室外景观环境的需求 | 第21-22页 |
2.2.3 心理缺陷儿童对室外景观环境的需求 | 第2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3 儿童福利院室外景观环境现状分析 | 第23-29页 |
3.1 相关实例分析—北京市顺义区儿童福利院 | 第23页 |
3.2 问卷调查 | 第23-28页 |
3.2.1 调研内容 | 第23-24页 |
3.2.2 结论 | 第24-2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4 儿童福利院室外景观环境设计方法 | 第29-49页 |
4.1 儿童福利院室外景观环境设计原则 | 第29页 |
4.1.1 安全性原则 | 第29页 |
4.1.2 人性化原则 | 第29页 |
4.1.3 可持续性原则 | 第29页 |
4.1.4 经济性原则 | 第29页 |
4.2 儿童福利院建设用地构成要素分析 | 第29-30页 |
4.3 入口空间 | 第30-32页 |
4.3.1 出入口的位置 | 第30页 |
4.3.2 出入口的数量 | 第30-31页 |
4.3.3 主出入口的设计 | 第31-32页 |
4.4 边界空间 | 第32-33页 |
4.4.1 外部边界的设计 | 第32页 |
4.4.2 内部边界的设计 | 第32-33页 |
4.5 交通空间 | 第33-34页 |
4.5.1 道路 | 第33页 |
4.5.2 铺装景观 | 第33-34页 |
4.6 植物景观空间 | 第34-40页 |
4.6.1 植物绿化在儿童福利院外环境中的作用 | 第34-35页 |
4.6.2 植物选择原则 | 第35-36页 |
4.6.3 植物造景方式 | 第36-40页 |
4.7 游戏活动空间 | 第40-45页 |
4.7.1 游戏活动器材 | 第40-41页 |
4.7.2 游戏活动设施 | 第41-45页 |
4.8 景观小品 | 第45-48页 |
4.8.1 照明设施 | 第45页 |
4.8.2 雕塑 | 第45页 |
4.8.3 景墙 | 第45-46页 |
4.8.4 休闲座椅 | 第46页 |
4.8.5 景观建筑 | 第46页 |
4.8.6 垃圾箱 | 第46-47页 |
4.8.7 标示牌 | 第47页 |
4.8.8 洗手池 | 第47页 |
4.8.9 人性化小品设计 | 第47-48页 |
4.9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5 河北省邢台市儿童福利院室外景观环境设计 | 第49-54页 |
5.1 概况 | 第49页 |
5.2 功能分区 | 第49-50页 |
5.3 入口空间 | 第50-51页 |
5.4 边界空间 | 第51页 |
5.5 交通空间 | 第51-52页 |
5.6 植物景观空间 | 第52页 |
5.7 游戏活动空间 | 第52-53页 |
5.8 景观小品 | 第53-54页 |
6 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附录 | 第57-5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详细摘要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