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主要符号缩写表 | 第7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21页 |
1.1 绿色化学 | 第10-11页 |
1.1.1 绿色化学概述 | 第10页 |
1.1.2 绿色化学的标准 | 第10-11页 |
1.1.3 绿色化学发展进展 | 第11页 |
1.2 光催化 | 第11-14页 |
1.2.1 TiO_2催化的光反应 | 第12-13页 |
1.2.2 TiO_2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 | 第13页 |
1.2.3 Ag@AgX纳米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 过渡金属催化C-H活化反应 | 第14-21页 |
1.3.1 金属催化碳碳键合成反应 | 第14-15页 |
1.3.2 铁催化的C-H活化反应 | 第15-20页 |
1.3.3 铜催化的C-H活化反应 | 第20-21页 |
2 立方体状的Ag@AgCl催化的光反应 | 第21-31页 |
2.1 实验部分 | 第21-24页 |
2.1.1 试剂与材料 | 第21-22页 |
2.1.2 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22-24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2.1 晶体制备实验 | 第24页 |
2.2.2 甲基橙降解实验 | 第24页 |
2.2.3 自制晶体和商业用Ag@AgCl纳米颗粒及AgCl纳米颗粒的对照实验 | 第24页 |
2.2.4 样品表征 | 第24-25页 |
2.3 实验结果 | 第25-26页 |
2.3.1 晶体实验结果 | 第25页 |
2.3.2 降解实验效果 | 第25-26页 |
2.3.3 对照实验结果 | 第26页 |
2.4 讨论分析 | 第26-30页 |
2.5 结论 | 第30-31页 |
3 球状的纳米Ag@AgBr催化的光反应 | 第31-42页 |
3.1 实验部分 | 第31-34页 |
3.1.1 试剂与材料 | 第31-32页 |
3.1.2 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32-34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34-35页 |
3.2.1 制备AgBr晶体 | 第34页 |
3.2.1.1 不同浓度KBr制备AgBr | 第34页 |
3.2.1.2 银氨溶液制备AgBr | 第34页 |
3.2.1.3 在有机溶液中制备AgBr | 第34页 |
3.2.2 甲基蓝和罗丹明B的降解实验 | 第34-35页 |
3.2.3 重复性实验 | 第35页 |
3.2.4 制备条件优化实验 | 第35页 |
3.2.5 样品表征 | 第35页 |
3.3 实验结果 | 第35-36页 |
3.3.1 含Bl~-的水溶液晶体实验结果 | 第35-36页 |
3.3.2 降解实验结果 | 第36页 |
3.3.3 优化实验结果 | 第36页 |
3.4 讨论分析 | 第36-41页 |
3.5 结论 | 第41-42页 |
4 纳米铜纳米铁催化苄醇的烯丙基化 | 第42-48页 |
4.1 实验部分 | 第43-45页 |
4.1.1 试剂与材料 | 第43-44页 |
4.1.2 实验仪器 | 第44页 |
4.1.3 纳米铁、纳米铜制备 | 第44-45页 |
4.1.3.1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铁 | 第44-45页 |
4.1.3.2 水热法制备纳米铜 | 第45页 |
4.1.4 催化苄醇的烯丙基化 | 第45页 |
4.1.5 溶剂优化实验 | 第45页 |
4.1.6 底物扩展实验 | 第45页 |
4.2 结果 | 第45-47页 |
4.2.1 纳米铁、纳米铜制备结果 | 第45-46页 |
4.2.2 不同催化剂催化苄醇的烯丙基化溶剂优化实验 | 第46页 |
4.2.3 不同底物扩展实验结果 | 第46-47页 |
4.3 分析讨论 | 第47页 |
4.4 结论 | 第47-48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5.1 结论 | 第48页 |
5.2 展望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65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5-6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中文详细摘要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