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前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篇 文献综述 奶牛氧化应激及抗氧化措施研究进展 | 第12-16页 |
1 自由基的产生以及氧化应激 | 第12页 |
2 氧化应激对机体造成损伤的机理 | 第12-13页 |
2.1 氧化应激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2.2 氧化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| 第13页 |
2.3 氧化应激对肠道的影响 | 第13页 |
3 奶牛氧化应激的因素来源 | 第13-14页 |
3.1 环境因素 | 第13-14页 |
3.2 动物自身因素 | 第14页 |
3.3 营养因素 | 第14页 |
3.4 人为因素 | 第14页 |
4 氧化应激对奶牛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4.1 对于奶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4.2 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| 第15页 |
4.3 对于奶牛瘤胃内的发酵指标的影响 | 第15页 |
5 奶牛氧化应激缓解措施 | 第15-16页 |
5.1 保护机体自备的抗氧化体系 | 第15-16页 |
5.2 外源的抗氧化剂 | 第16页 |
第二篇 研究内容 | 第16-35页 |
第一章 不同体况围产期奶牛初乳乳脂标及产奶量差异 | 第16-25页 |
1 材料及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1 试验设计 | 第16页 |
1.2 饲养管理 | 第16-17页 |
1.3 试验日粮 | 第17页 |
1.4 试验仪器和试剂 | 第17页 |
1.4.1 主要仪器 | 第17页 |
1.5 样品采集 | 第17-18页 |
1.6 测定指标和方法 | 第18页 |
1.6.1 初乳密度的测定 | 第18页 |
1.6.2 乳成分的测定 | 第18页 |
1.7 统计学分析 | 第18页 |
2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18-22页 |
2.1 初乳密度及初乳量的检测与记录 | 第18-19页 |
2.2 初乳乳指标的检测与泌乳曲线的绘制 | 第19-22页 |
3 讨论 | 第22-24页 |
4 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不同体况奶牛产犊前后体况及犊牛出生重差异 | 第25-28页 |
1 试验材料及方法 | 第25页 |
1.1 试验设计 | 第25页 |
1.2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5页 |
1.3 奶牛的日粮配方 | 第25页 |
1.4 试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| 第25页 |
1.6 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2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1 不同体况奶牛围产期体况分数的变化 | 第25-26页 |
2.2 不同体况分数奶牛产犊重的差异 | 第26页 |
3 讨论 | 第26-27页 |
4 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不同体况奶牛围产期血液生化指标差异 | 第28-35页 |
1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28页 |
1.1 主要仪器设计 | 第28页 |
1.2 试验设计 | 第28页 |
1.3 奶牛基础日粮配方 | 第28页 |
1.4 试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| 第28页 |
1.5 样品采集 | 第28页 |
1.6 测定指标和方法 | 第28-29页 |
3.1 不同体况奶牛围产期氧化物指标差异 | 第29-30页 |
3.2 不同体况奶牛围产期抗氧化物指标差异 | 第30-32页 |
4.1 不同体况奶牛的氧化物与抗氧化物之间的差异与规律性 | 第32-28页 |
2 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28-29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2页 |
4 讨论 | 第32-34页 |
5 小结 | 第34-35页 |
结论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0-41页 |
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