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--各种类型园林论文

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公园改造方法的研究--以珠园为例

致谢第4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. 文献综述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依据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城市公园发展状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城市公园改造原因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城市海绵理论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1.2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动态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动态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存在问题第16-17页
2. 引言第17-20页
    2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研究目的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研究意义第17页
    2.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2.3 技术路线第19-20页
3. 相关理论第20-23页
    3.1 城市公园改造策略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尊重山水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利用表土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形成植被第20页
    3.2 相关海绵城市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渗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滞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净第21-22页
    3.3 景观生态学第22-23页
4.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公园改造方法第23-30页
    4.1 改造方向与目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改造方向确立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改造目标制定第23页
    4.2 改造规划原则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落实指标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因地制宜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生态优先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系统保护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经济美观第24页
    4.3 改造的技术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渗透式技术措施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过滤式技术措施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蓄水池(水体)第28页
    4.4 城市公园景观提升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水体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地形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建筑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植物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铺装第29-30页
5. 案例研究—珠园景观改造设计第30-42页
    5.1 设计概况篇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区位背景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资源背景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自然基底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场地背景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区位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现状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7 SWOT分析第32页
    5.2 总体规划篇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改造设计思想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改造功能定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功能分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交通规划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景观结构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改造策略第35页
    5.3 改造设计篇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海绵城市下的提升改造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其他设施提升改造第37-38页
    5.4 详细设计篇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沧海明珠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津浦烙印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童年记忆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翠竹花溪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水木明瑟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琴韵广场第41-42页
6. 结论与展望第42-43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4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6页
个人简介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体验式旅游背景下环巢湖渔业休闲度假中心设计研究
下一篇:多规合一背景下皖北地区小城镇规划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