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新闻学、新闻事业论文--编辑工作论文

文艺副刊的坚守与改革--以《羊城晚报》文艺副刊“花地”为例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目录第9-11页
绪论第11-13页
第一章 《羊城晚报》小史和副刊的概念第13-22页
 一、《羊城晚报》小史第13-15页
 二、副刊简史和概念第15-17页
  1.报屁股——补白的副刊性文章第15页
  2.消闲报——随报赠送的“附张”第15-16页
  3.晨报副刊——副刊的定名第16-17页
 三、“花地”诞生前的文艺副刊第17-20页
 四、“花地”的发展历程第20-22页
第二章 “花地”——文艺副刊的文学性第22-34页
 一、《花地》的编辑思路和内容特色第22-28页
  1.“花地”的栏目设置第22-24页
  2.“花地”的版面特色第24-26页
  3.“花地”的内容特色第26-28页
 二、《花地》的文学传统和文学趣味第28-34页
  1.“花地”的文学传统第28-32页
  2.“花地”的文学趣味第32-34页
第三章 “花地”——文艺副刊的新闻性第34-52页
 一、“花地”新闻性的起源和特点第35-42页
  1.“花地”新闻性的起源第35-37页
  2.“花地”新闻性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第37-42页
 二、“花地”新闻性的改革第42-49页
  1.副刊编辑思想的转变第43-44页
  2.副刊生产机制的转型第44-49页
 三、“花地”副刊的公共领域性质第49-52页
第四章 “花地”——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第52-58页
 一、副刊:不独立的文学大众传载方式第52-53页
 二、“花地”媒介生态环境分析第53-58页
  1.“花地”的社会文化环境第54-56页
  2.“花地”的报业竞争环境第56-58页
结语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1页
后记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环境下学术博客的信息组织模式研究
下一篇:韩国真实综艺秀的节目模式探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