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内容与结构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| 第15-27页 |
·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的相关概念 | 第15-17页 |
·财政 | 第15-16页 |
·公共支出 | 第16页 |
·财政支农 | 第16-17页 |
·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理论及其发展 | 第17-20页 |
·国外公共财政支农投入政策的变迁 | 第20-22页 |
·公共财政支农投入政策效果的国际比较 | 第22-24页 |
·我国公共财政支农投入政策的制度演变 | 第24-26页 |
·我国公共财政支农投入政策的效果评价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公共财政支农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7-35页 |
·公共财政支农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7-32页 |
·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| 第27-28页 |
·财政支农支出投入结构不合理 | 第28-30页 |
·财政支农投入管理体制欠科学 | 第30-31页 |
·财政支农政策未体现地区差异性 | 第31页 |
·财政支农资金到位率低 | 第31-32页 |
·公共财政支农投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2-35页 |
·不同的投入政策 | 第32-33页 |
·不同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| 第33页 |
·不同的财政体制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美国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的经验借鉴 | 第35-41页 |
·美国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的演变 | 第35-36页 |
·美国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的项目 | 第36-37页 |
·美国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的政策工具 | 第37-38页 |
·美国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的主要特点 | 第38-41页 |
·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目标的演变有一定规律 | 第38页 |
·政府公共财政支农投入力度要加大 | 第38-39页 |
·美国联邦政府是对农业投资的主体 | 第39页 |
·财政支农政策工具的选择遵循一定原则 | 第39-41页 |
第5章 解决公共财政支农投入问题的 #36基本对策 | 第41-49页 |
·加强法制建设 | 第41页 |
·加大财政支农的资金投入 | 第41-43页 |
·完善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制度 | 第43-45页 |
·加大中央财政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力度 | 第43页 |
·创新中央财政对农业的转移支付形式 | 第43-44页 |
·优化地方财政对农业的转移支付结构 | 第44-45页 |
·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 | 第45页 |
·健全支农费用的管理监管机制 | 第45-47页 |
·建立健全支农项目管理机制 | 第45-46页 |
·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制度 | 第46页 |
·健全财政支农资金政务公开责任制度 | 第46-47页 |
·建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| 第47页 |
·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| 第47-49页 |
第6章 公共财政支农投入案例分析 | 第49-61页 |
·衡阳县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的规模分析 | 第49-54页 |
·衡阳县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的绝对规模 | 第50-52页 |
·衡阳县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的相对规模 | 第52-54页 |
·衡阳县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的强度分析 | 第54-57页 |
·衡阳县公共财政支农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农业投资有着天然性弱点 | 第57页 |
·政府投资具有非农偏好 | 第57页 |
·受到政府收入结构的制约 | 第57-58页 |
·受不完善的新经济体制的影响 | 第58页 |
·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衡阳县公共财政支农投入 | 第58-59页 |
·优化衡阳县公共财政支农投入结构的合理选择 | 第59-61页 |
·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,提高其在农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 | 第59-60页 |
·增加科技三项的投入,提高其在公共财政农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 | 第60页 |
·精简部门行政机构,降低农业部门事业费支出 | 第60-61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·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| 第61-62页 |
·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| 第62页 |
·论文研究的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