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基于VPIN模型的指数期货合约高频交易风险预测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交易算法分类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信息理论与信息模型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高频交易风险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简要评述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结构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章节安排第18页
    1.4 可能的创新点第18-20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模型综述第20-25页
    2.1 交易分类算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传统交易分类算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总成交量分类算法第20-21页
    2.2 信息交易相关模型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信息交易概率模型(PIN)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等成交量的信息交易概率模型(VPIN)第23-24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三章 高频交易驱动方向识别算法比较与选择第25-45页
    3.1 高频交易驱动方向识别算法比较的理论模型分析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总成交量算法与标记规则算法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单笔交易下总成交量分类和标记规则的差异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多笔交易合计下总成交量分类和标记规则的差异第30-31页
    3.2 中国指数期货合约市场高频交易驱动方向识别算法的选择第3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考虑驱动旗帜的分类精确性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考虑交易价差的分类精确性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考虑日内价格变化的分类精确性第42-43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四章 VPIN模型的参数确定和估计值测度第45-61页
    4.1 参数日均成交量篮子数N的确定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日内波动度量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跳跃变差测度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基于指数期货合约的相关关系分析第46-50页
    4.2 VPIN测度及其统计分析第50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VPIN值的统计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样本期VPIN值和价格走势对比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“股指熔断事件”前后VPIN值和价格走势对比分析第56-59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9-61页
第五章 基于VPIN值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第61-71页
    5.1 高频交易风险测度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流动性风险测度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波动性风险测度第62-64页
    5.2 高频情景下流动性风险预测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基于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的流动性风险预测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基于上证50指数期货合约的流动性风险预测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基于中证500指数期货合约的流动性风险预测第66-67页
    5.3 高频情景下波动性风险预测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波动性风险预测模型分析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上证50指数期货合约波动性风险预测模型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中证500指数期货合约波动性风险预测模型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0-71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-73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1-7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2-73页
参考文献第73-77页
致谢第77-78页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安徽省金寨县新农合政策及其缓解因病致贫效果分析
下一篇: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对我国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