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老化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老化后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8页 |
1.4.1 本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4.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4.3 本文主要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机理与测试评价 | 第18-27页 |
2.1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1.1 表面理论 | 第18页 |
2.1.2 胶浆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理论 | 第19页 |
2.3 沥青混合料的老化机理 | 第19-20页 |
2.3.1 沥青和集料对沥青混合料老化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2.3.2 外界环境对沥青混合料老化的影响 | 第20页 |
2.4 沥青混合料的老化过程 | 第20-22页 |
2.4.1 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老化 | 第20-21页 |
2.4.2 沥青混合料在路面使用过程中的老化 | 第21-22页 |
2.5 沥青混合料老化的评价和测试方法 | 第22-25页 |
2.5.1 沥青混合料的老化试验方法 | 第22页 |
2.5.2 短期老化的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5.3 长期老化的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6 沥青混合料老化后性能的评价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6.1 老化后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 | 第25页 |
2.6.2 老化后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试验 | 第25-26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沥青混合料材料选择及老化实验过程 | 第27-38页 |
3.1 原材料选择 | 第27-33页 |
3.1.1 沥青 | 第27-30页 |
3.1.2 集料 | 第30-33页 |
3.2 筛分与级配 | 第33-35页 |
3.3 最佳油石比 | 第35-36页 |
3.3.1 AC-20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确定 | 第35页 |
3.3.2 SMA-13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确定 | 第35-36页 |
3.4 老化试验方法 | 第36-37页 |
3.4.1 AC-20沥青混合料的老化试验方法 | 第36-37页 |
3.4.2 SMA-13沥青混合料的老化过程 | 第3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| 第38-50页 |
4.1 高温稳定性评价 | 第38-40页 |
4.1.1 高温稳定理论 | 第38页 |
4.1.2 高温车辙试验 | 第38-39页 |
4.1.3 试验结果 | 第39页 |
4.1.4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2 低温性能评价 | 第40-42页 |
4.2.1 低温性能概述 | 第40页 |
4.2.2 低温弯曲试验 | 第40-41页 |
4.2.3 试验结果 | 第41-42页 |
4.2.4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2页 |
4.3 水稳定性评价 | 第42-46页 |
4.3.1 水稳定性概述 | 第42-43页 |
4.3.2 水稳试验 | 第43-44页 |
4.3.3 试验结果 | 第44-45页 |
4.3.4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4 疲劳特性 | 第46-48页 |
4.4.1 试验设备 | 第46-47页 |
4.4.2 疲劳试验步骤 | 第47页 |
4.4.3 试验结果 | 第47-48页 |
4.4.4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5章 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 | 第50-57页 |
5.1 动态模量基本理论 | 第50页 |
5.2 动态模量试验研究 | 第50页 |
5.3 试验方法 | 第50-53页 |
5.3.1 实验方案的制定 | 第50-52页 |
5.3.2 动态模量标准试验方法 | 第52页 |
5.3.3 试验准备 | 第52页 |
5.3.4.试验步骤 | 第52-53页 |
5.4 动态模量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3-56页 |
5.4.1 AC-20的动态模量分析 | 第53-55页 |
5.4.2 SMA-13的动态模量分析 | 第55-5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57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后记 | 第62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