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根癌农杆菌GW4砷氧化与砷趋化的关联及AioR的调控功能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1 前言第11-23页
    1.1 砷的概述第11页
    1.2 微生物的砷抗性第11-13页
    1.3 微生物的调控第13-14页
    1.4 微生物的砷氧化及调控第14-16页
    1.5 砷氧化与能量代谢第16-17页
    1.6 砷与磷的相关性第17-19页
    1.7 细菌的趋化第19-20页
    1.8 差异蛋白质组学检测细菌对砷的响应第20-21页
    1.9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、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路线第21-23页
2 材料与方法第23-42页
    2.1 实验菌株及培养条件第23-30页
    2.2 AioR结合位点的预测第30页
    2.3 突变株及互补株的构建第30-32页
    2.4 趋化实验第32-33页
    2.5 蛋白质的诱导表达与纯化第33-34页
    2.6 色氨酸荧光光谱法第34-35页
    2.7 生长和砷氧化曲线的测定第35页
    2.8 报告基因实验第35-36页
    2.9 荧光定量qRT-PCR第36-37页
    2.10 细菌单杂交实验第37-38页
    2.11 凝胶迁移率实验(EMSA)第38-39页
    2.12 DNA足迹实验第39页
    2.13 iTRAQ蛋白质组学实验第39-42页
3 结果与分析第42-75页
    3.1 mcp基因的分析及AioR结合位点的预测第42-44页
    3.2 As(III)趋化受体蛋白的功能鉴定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mcp及aioR基因突变株及互补株的构建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mcp与aioR突变株及互补株的趋化表型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Mcp与As(III)的特异性结合第47-49页
    3.3 砷趋化、砷氧化及砷抗性的相关性第49-52页
    3.4 细菌砷趋化的调控第52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mcp与趋化基因的诱导表达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细菌单杂交验证AioR与mcp启动子的互作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凝胶迁移率实验验证AioR与mcp启动子互作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DNA足迹法确定AioR的结合位点第56-58页
    3.5 iTRAQ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第58-61页
    3.6 全基因组筛选AioR的结合位点第61-65页
    3.7 相关基因的共转录及表达第65页
    3.8 AioR的调控功能第65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8.1 砷氧化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8.2 砷趋化第67页
        3.8.3 砷抗性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8.3.1 砷的外排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8.3.2 细胞壁的合成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8.3.3 脯氨酸合成及PIMT修复蛋白第69页
        3.8.4 磷酸盐转运系统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8.5 碳代谢与能量代谢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8.5.1 碳代谢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8.5.2 能量代谢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8.6 其他代谢路径第73-75页
4 讨论第75-82页
    4.1 砷氧化调控蛋白AioR调控细菌对As(III)的趋化第75-76页
    4.2 砷氧化与砷趋化具有紧密的相关性第76-77页
    4.3 AioR调控多重砷抗性机制第77页
    4.4 砷磷共调控机制第77-79页
    4.5 异养砷氧化细菌的能量代谢第79-80页
    4.6 AioR在细菌GW4适应砷环境的重要意义第80-81页
    4.7 结论第81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92页
附录第92-108页
发表及待发表相关论文第108-109页
作者简介第109-110页
致谢第110-111页

论文共11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长时间尺度下土壤组分互作对外源铜分布的影响
下一篇:水生拉恩氏菌Rahnella aquatilis HX2生物转化纳米硒的调节机制及纳米颗粒特征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