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| 第13-17页 |
1.2.1 网络信号接入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| 第13-15页 |
1.2.2 网络流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| 第15-17页 |
1.3 多规格信号接入与流检测流程 | 第17-19页 |
1.4 课题研究的关键技术 | 第19-20页 |
1.5 论文的结构安排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多规格信号接入关键技术研究 | 第22-35页 |
2.1 以太网信号处理 | 第22-26页 |
2.1.1 以太网数据处理流程 | 第22-24页 |
2.1.2 千兆以太网信号接入 | 第24-25页 |
2.1.3 万兆以太网信号接入 | 第25-26页 |
2.2 POS信号处理 | 第26-32页 |
2.2.1 POS信号数据包提取流程 | 第26-27页 |
2.2.2 骨干网信号并行帧同步方法 | 第27-29页 |
2.2.3 SDH并行解扰码处理方法 | 第29-30页 |
2.2.4 POS信号数据包提取 | 第30-32页 |
2.3 混合信号处理 | 第32-3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网络流检测算法分析 | 第35-44页 |
3.1 网络流的概念 | 第35-36页 |
3.2 网络流检测算法 | 第36-42页 |
3.2.1 基于数据结构的流检测算法 | 第36-37页 |
3.2.2 基于计算几何的流检测算法 | 第37-39页 |
3.2.3 启发式的流检测算法 | 第39-41页 |
3.2.4 基于硬件的流检测算法 | 第41-42页 |
3.3 流检测算法的研究趋势 | 第42-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网络流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44-54页 |
4.1 系统总体方案 | 第44-47页 |
4.1.1 系统设计准则及性能需求 | 第44-45页 |
4.1.2 总体方案设计及功能划分 | 第45-47页 |
4.2 高速网络接口模块设计 | 第47-49页 |
4.3 数据缓存模块设计 | 第49-50页 |
4.4 网络流检测与分类模块设计 | 第50-52页 |
4.5 总线通信模块设计 | 第52-53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基于TCAM的硬件流检测算法的设计与性能评估 | 第54-62页 |
5.1 基于TCAM的网络流检测机制 | 第54-56页 |
5.2 基于异或HASH表项压缩的高速TCAM硬件流检测算法 | 第56-60页 |
5.2.1 HFDA-HT算法的研究思路 | 第56-57页 |
5.2.2 HASH压缩 | 第57-60页 |
5.3 算法性能分析 | 第60-61页 |
5.3.1 时间复杂度分析 | 第60页 |
5.3.2 HASH冲突分析 | 第60-6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高速网络流检测系统平台测试及分析 | 第62-69页 |
6.1 系统测试方案 | 第62-63页 |
6.2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 | 第63-68页 |
6.2.1 多规格网络信号接入性能测试 | 第63-66页 |
6.2.2 网络流检测性能测试 | 第66-68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结束语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7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