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非开挖技术的沥青路面裂缝快速修补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裂缝修补材料 | 第11-14页 |
1.2.1.1 传统型裂缝修补材料 | 第11页 |
1.2.1.2 常温专用裂缝修补材料 | 第11-12页 |
1.2.1.3 化学灌浆类裂缝修补材料 | 第12-14页 |
1.2.2 裂缝修补技术 | 第14-16页 |
1.2.2.1 灌缝或填缝技术 | 第14页 |
1.2.2.2 贴缝技术 | 第14页 |
1.2.2.3 注浆技术 | 第14-15页 |
1.2.2.4 裂缝焊接技术 | 第15-16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| 第16-18页 |
1.4 研究技术路线图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材料研发 | 第20-30页 |
2.1 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反应原理 | 第20-21页 |
2.2 试验准备 | 第21-22页 |
2.2.1 拉拔仪的使用 | 第21-22页 |
2.3 发泡剂的确定 | 第22-24页 |
2.3.1 试验过程 | 第22-24页 |
2.4 发泡剂比例的确定 | 第24-25页 |
2.4.1 试验过程 | 第24-25页 |
2.5 组份A与组份B的比例确定 | 第25-26页 |
2.5.1 试验过程 | 第25-26页 |
2.5.2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26页 |
2.6 材料的发泡率 | 第26-28页 |
2.6.1 试验过程 | 第26-28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材料的性能验证 | 第30-56页 |
3.1 沥青混合料最佳配合比设计 | 第31-36页 |
3.1.1 原材料的技术性能 | 第32-34页 |
3.1.2 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 | 第34-36页 |
3.2 材料的抗水损坏性能 | 第36-41页 |
3.2.1 试验过程 | 第36-41页 |
3.2.2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1页 |
3.3 材料抗高温性能 | 第41-44页 |
3.3.1 试验过程 | 第42-43页 |
3.3.2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4 材料耐老化性能 | 第44-45页 |
3.5 材料快速修补裂缝性能 | 第45-47页 |
3.5.1 试验过程 | 第45-47页 |
3.5.2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47页 |
3.6 裂缝界面条件对材料修补效果的影响 | 第47-55页 |
3.6.1 界面水对材料修补效果的影响 | 第47-50页 |
3.6.2 界面灰尘对材料修补效果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3.6.3 界面泥浆对材料修补效果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3.6.4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54-55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四章 施工工艺与试验路 | 第56-68页 |
4.1 施工工艺 | 第56-64页 |
4.1.1 道路无损检测技术 | 第58-60页 |
4.1.2 一般注浆技术 | 第60-61页 |
4.1.3 焊缝施工技术 | 第61-64页 |
4.2 试验路 | 第64-67页 |
4.2.1 试验段施工工艺流程 | 第64-66页 |
4.2.2 施工效果及原因分析 | 第66-67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五章 经济技术分析 | 第68-72页 |
5.1 市场前景 | 第68页 |
5.2 经济效益 | 第68-70页 |
5.2.1 路面裂缝维修费用分析 | 第69页 |
5.2.2 路面裂缝维修费用计算 | 第69-70页 |
5.3 社会效益 | 第7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6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73-74页 |
6.2 展望 | 第74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