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8-36页 |
1.1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(RAFT)聚合 | 第18-20页 |
1.2 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子的制备 | 第20-32页 |
1.2.1 选择性溶剂自组装 | 第20-21页 |
1.2.2 聚合诱导自组装(PISA) | 第21-23页 |
1.2.3 RAFT水乳液聚合 | 第23-26页 |
1.2.4 RAFT水分散聚合 | 第26-29页 |
1.2.5 RAFT有机分散聚合 | 第29-32页 |
1.3 PISA的特点和功能化应用 | 第32-34页 |
1.3.1 PISA的特点 | 第32页 |
1.3.2 PISA在粒子功能化方面的应用 | 第32-34页 |
1.4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 | 第34-3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34-35页 |
1.4.2 创新点 | 第35-36页 |
第二章 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聚丙烯酸-b-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功能化应用研究 | 第36-66页 |
2.1 引言 | 第36-37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37-42页 |
2.2.1 实验原料 | 第37-38页 |
2.2.2 仪器和分析表征 | 第38-39页 |
2.2.3 实验步骤 | 第39-42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2-64页 |
2.3.1 DDMAT合成路线及结构分析 | 第42-43页 |
2.3.2 PAA-TTC大分子链转移剂和PAA-b-PSt二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| 第43-48页 |
2.3.3 溶剂组分对RAFT聚合的影响 | 第48-54页 |
2.3.4 [St]/[AA]摩尔比例对聚集体形貌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2.3.5 残余AA共聚单体对聚集体形貌的影响 | 第55-58页 |
2.3.6 PAA死链对嵌段共聚物形貌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2.3.7 固含量对聚合物粒子形貌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2.3.8 Ag/PAA-b-PSt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催化性能研究 | 第61-64页 |
2.4 结论 | 第64-66页 |
第三章 聚合诱导自组装制备聚4-乙烯基吡啶-b-聚(4-乙烯基吡啶-co-苯乙烯)二嵌段共聚物和功能化应用的研究 | 第66-86页 |
3.1 引言 | 第66-67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67-69页 |
3.2.1 实验原料 | 第67-68页 |
3.2.2 仪器和分析表征 | 第68页 |
3.2.3 实验步骤 | 第68-69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9-84页 |
3.3.1 P4VP-TTC和聚4-乙烯基吡啶-b-聚苯乙烯二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| 第69-74页 |
3.3.2 残留亲水性单体对聚集体形貌的影响 | 第74-76页 |
3.3.3 残留亲水性单体的用量对聚集体形貌的影响 | 第76-78页 |
3.3.4 溶剂组成对聚集体形貌的影响 | 第78-79页 |
3.3.5 Ag/P4VP-b-P(4VP-co-St)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催化性能研究 | 第79-84页 |
3.4 结论 | 第84-86页 |
第四章 聚乙二醇对聚丙烯酸-b-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子形貌演变的影响 | 第86-104页 |
4.1 引言 | 第86-87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87-89页 |
4.2.1 实验原料 | 第87-88页 |
4.2.2 仪器和分析表征 | 第88页 |
4.2.3 实验步骤 | 第88-89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89-102页 |
4.3.1 引入PEG对嵌段共聚物形貌演变的影响 | 第89-92页 |
4.3.2 不同分子量PEG对嵌段共聚物形貌的影响 | 第92-94页 |
4.3.3 不同用量PEG2000对嵌段共聚物形貌的影响 | 第94-100页 |
4.3.4 二氧化硅中空粒子制备 | 第100-102页 |
4.4 结论 | 第102-104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104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14页 |
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14-116页 |
致谢 | 第116-118页 |
导师及作者简介 | 第118-120页 |
附件 | 第120-12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