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导言 | 第13-20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3页 |
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4-17页 |
四、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五、论文结构 | 第17-18页 |
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| 第18-20页 |
第一章 非集中清算场外衍生品强制保证金制度概述 | 第20-28页 |
第一节 非集中清算场外金融衍生品概述 | 第20-24页 |
一、场外金融衍生品概述 | 第20-21页 |
二、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集中清算概述 | 第21-22页 |
三、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集中清算现状 | 第22-24页 |
第二节 强制保证金制度国际要求 | 第24-28页 |
一、强制保证金制度产生背景 | 第24-25页 |
二、强制保证金制度的国际要求 | 第25-27页 |
三、强制保证金制度与ISDA主协议信用支持附件(CSA)辨析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非集中清算场外金融衍生品强制保证金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| 第28-31页 |
第一节 强制保证金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| 第28-29页 |
一、防范场外金融衍生品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性 | 第28页 |
二、推进场外金融衍生品集中清算进程的必要性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强制保证金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9-31页 |
一、符合我国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审慎监管目标 | 第29页 |
二、与现有ISDA和NAFMII协议的履约保障机制不冲突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域外强制保证金制度概述 | 第31-40页 |
第一节 美国强制保证金制度概述 | 第31-34页 |
第二节 欧盟强制保证金制度概述 | 第34-37页 |
第三节 中国香港强制保证金制度概述 | 第37-38页 |
第四节 对域外强制保证金制度进展情况的评价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非集中清算场外衍生品强制保证金制度在我国的法律构建 | 第40-47页 |
第一节 强制保证金的法律属性界定 | 第40-41页 |
一、与传统物的担保不同 | 第40-41页 |
二、与期货保证金制度不同 | 第41页 |
第二节 强制保证金制度的法律关系构建 | 第41-45页 |
一、主体要素 | 第42页 |
二、客体要素 | 第42-43页 |
三、适用范围 | 第43页 |
四、转让方式 | 第43-44页 |
五、最低转让金额 | 第44页 |
六、保证金交付时间 | 第44页 |
七、资产分离要求 | 第44-45页 |
第三节 相关配套法律之完善 | 第45-47页 |
一、纳入期货法调整范围 | 第45页 |
二、完善担保法律与破产法律 | 第45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1-52页 |
后记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