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社会与环境论文--环境与发展论文

长江经济带人居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关系评价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关于城市化的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关于人居环境和城市化关系的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研究述评第18-19页
    1.3 研究技术路线及内容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技术路线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创新点第21-22页
第2章 人居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方法第22-29页
    2.1 核主成分法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核主成分法的概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核主成分法的原理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基于核主成分法的综合评价第25页
    2.2 检验方法原理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平稳性检验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协整检验第26-27页
    2.3 协调发展度模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协调度模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协调发展度模型第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3章 人居环境和城市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处理第29-34页
    3.1 人居环境与城市化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人居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城市化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1-32页
    3.2 指标处理的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指标一致化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指标无量纲化第32-33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4章 长江经济带人居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发展关系评价研究第34-48页
    4.1 人居环境和城市化数据来源及筛选处理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指标数据的来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指标数据的筛选处理第34-35页
    4.2 基于核主成分法评价的优化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4.3 长江经济带人居环境和城市化综合评价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计算长江经济带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值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计算长江经济带城市化综合评价值第39-41页
    4.4 长江经济带人居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长江经济带人居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发展分析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计算长江经济带人居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发展度第44-4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5章 促进人居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第48-51页
    5.1 人居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一般性对策第48-49页
    5.2 人居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针对性对策第49-51页
结论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2009-2016年阿荣旗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
下一篇:中国市域PM2.5空间溢出效应检验及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