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公司瑕疵决议撤销制度及其完善
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导言 | 第7-11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7页 |
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 | 第7-8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8-9页 |
四、主要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五、论文结构 | 第9-10页 |
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公司瑕疵决议撤销制度的概述 | 第11-22页 |
一、公司瑕疵决议的撤销事由 | 第11-18页 |
(一)程序瑕疵 | 第12-18页 |
(二)实体瑕疵 | 第18页 |
二、公司瑕疵决议撤销之诉的构成 | 第18-20页 |
三、公司瑕疵决议撤销之诉的价值衡量 | 第20-22页 |
(一)公司自治与司法介入的价值平衡 | 第20页 |
(二)大小股东的利益平衡 | 第20-21页 |
(三)保护善意第三人的需要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公司瑕疵决议撤销制度的程序法问题 | 第22-28页 |
一、公司瑕疵决议撤销之诉的原告资格 | 第23-25页 |
(一)原告范围的限定 | 第24-25页 |
(二)股东持股时间的限制 | 第25页 |
二、公司瑕疵决议撤销之诉的担保制度 | 第25-26页 |
三、缺乏相应的非诉手段救济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公司瑕疵决议撤销制度的完善 | 第28-34页 |
一、诉讼制度的完善 | 第28-32页 |
(一)撤销之诉原告资格的界定 | 第28页 |
(二)诉讼担保制度 | 第28-30页 |
(三)裁量驳回制度 | 第30-32页 |
二、非诉制度的引入 | 第32-34页 |
(一)瑕疵决议的撤回 | 第32页 |
(二)瑕疵决议的追认 | 第32页 |
(三)瑕疵决议的治愈 | 第32-33页 |
(四)收购异议股东股份 | 第33-34页 |
结语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后记 | 第37-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