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5页 |
·应用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基础研究 | 第14-15页 |
·纳米线形变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| 第15-18页 |
·单晶纳米线的形变 | 第15-17页 |
·多晶纳米晶的形变 | 第17-18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| 第18-19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方法简介 | 第21-34页 |
·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发展 | 第21-22页 |
·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原理及重要算法 | 第22-28页 |
·粒子运动中的力学基本方程 | 第22-23页 |
·分子动力学的运动方程求解算法 | 第23-25页 |
·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势函数 | 第25-28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28-31页 |
·势函数 | 第28-29页 |
·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实现 | 第29-31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31-34页 |
第三章 晶体取向对不同应变速率下纳米线形变和断裂失效的影响 | 第34-53页 |
·引言 | 第34-3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5-37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37-50页 |
·纳米线的形变特征 | 第37-42页 |
·纳米线的机械性质 | 第42-47页 |
·纳米线的断裂位置分布 | 第47-50页 |
·小结 | 第50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第四章 缺陷对纳米线形变和断裂失效的影响 | 第53-81页 |
·引言 | 第53页 |
·不同应变速率下缺陷对纳米线影响 | 第53-66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54-55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55-65页 |
·小结 | 第65-66页 |
·不同温度下缺陷对纳米线形变的影响 | 第66-78页 |
·模拟方法 | 第66-67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67-78页 |
·小结 | 第78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第五章 晶界界面效应对铜纳米晶形变断裂失效的影响 | 第81-91页 |
·引言 | 第8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81-82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82-89页 |
·双晶纳米晶的形变特征 | 第82-85页 |
·双晶纳米晶的机械性质 | 第85-88页 |
·双晶纳米晶的界面形变特征 | 第88-89页 |
·小结 | 第89-90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90-91页 |
第六章 温度对铜纳米晶界面形变的影响 | 第91-106页 |
·引言 | 第9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91-92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92-104页 |
·纳米晶[110]‖[100]的形变特征 | 第92-96页 |
·纳米晶[110]‖[100]的机械性质 | 第96-98页 |
·纳米晶[110]‖[100]的拉压循环测试 | 第98-99页 |
·晶体取向对纳米晶界面的影响 | 第99-104页 |
·小结 | 第104页 |
·参考文献 | 第104-106页 |
第七章 本论文小结和工作展望 | 第106-107页 |
附录 | 第107-110页 |
致谢 | 第110-1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