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9-14页 |
1.2.1 报废汽车再制造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9-10页 |
1.2.2 再制造性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3 疲劳寿命预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4 再制造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1.3.1 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3.2 论文的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报废汽车发动机曲轴系测绘及建模 | 第16-22页 |
2.1 引言 | 第16页 |
2.2 主要零件的拆卸及测绘 | 第16-19页 |
2.2.1 机体组的拆卸 | 第16-17页 |
2.2.2 活塞连杆组的拆卸 | 第17页 |
2.2.3 曲轴飞轮组的拆卸 | 第17-18页 |
2.2.4 主要零件的测绘 | 第18-19页 |
2.3 曲轴连杆机构的建模 | 第19-21页 |
2.3.1 UG软件介绍 | 第19页 |
2.3.2 曲轴连杆机构的三维模型构建 | 第19-21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基于刚柔耦合法的曲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| 第22-30页 |
3.1 曲轴常见的失效形式及原因 | 第22-23页 |
3.2 刚柔耦合理论基础 | 第23-27页 |
3.2.1 刚柔耦合系统模型的建立 | 第23-24页 |
3.2.2 刚柔耦合系统模型的求解 | 第24-27页 |
3.3 基于刚柔耦合法的曲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| 第27-2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基于刚柔耦合的曲轴剩余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| 第30-51页 |
4.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| 第30-31页 |
4.2 曲轴系的刚柔耦合动态仿真分析 | 第31-42页 |
4.2.1 基于有限元法的曲轴模态分析 | 第32-36页 |
4.2.2 构建曲轴系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 | 第36-42页 |
4.3 曲轴的疲劳寿命分析 | 第42-50页 |
4.3.1 ANSYS/FE-SAFE中的疲劳计算模型 | 第42-43页 |
4.3.2 曲轴的疲劳寿命预测 | 第43-50页 |
4.3.3 曲轴的剩余疲劳寿命预测 | 第5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基于材料选择的曲轴再制造设计方法研究 | 第51-62页 |
5.1 引言 | 第51页 |
5.2 基于QFD的曲轴材料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51-54页 |
5.2.1 与材料相关的再制造设计准则 | 第51-52页 |
5.2.2 面向再制造的材料选择评价指标质量屋模型 | 第52-54页 |
5.2.3 建立曲轴材料选择指标体系 | 第54页 |
5.3 可再制造曲轴待选材料分析 | 第54-56页 |
5.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曲轴材料选择 | 第56-61页 |
5.4.1 曲轴材料选择层次模型 | 第56页 |
5.4.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及求解权重 | 第56-59页 |
5.4.3 一致性检验 | 第59-60页 |
5.4.4 结果分析与再制造设计方案 | 第60-6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68-6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