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地下水论文

四川某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前言第10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与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危废填埋场地下水影响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数值模拟的必要性与应用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必要性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的应用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7-18页
第2章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概况第18-26页
    2.1 自然地理概况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理位置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气象水文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土壤植被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区域地质环境概况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地层岩性条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区域构造特征第21-23页
    2.3 研究区地质环境特征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地形地貌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地层岩性第24-26页
第3章 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源特征分析第26-33页
    3.1 填埋场基本概况第26页
    3.2 地下水污染源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填埋场填埋物组成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填埋场工艺与地下水产污流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填埋场渗滤液成分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3.3 特征因子与污染途径识别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特征因子识别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地下水污染途径识别第30页
    3.4 污染场景与源强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污染场景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源强分析第31-33页
第4章 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第33-50页
    4.1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地下水类型与富水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地下水补、径、排特征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地下水露头类型及利用现状第38-40页
    4.2 水文地质实验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监测井抽水实验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双环渗水实验第41-42页
    4.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42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包气带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47-50页
第5章 研究区地下水环境影响模拟预测第50-76页
    5.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概化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模型范围与边界条件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含水层概化第51页
    5.2 研究区地下水水流模拟第5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地下水水流数学模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研究区模型构建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模型的识别及检验第59-63页
    5.3 研究区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污染物运移数学模型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预测因子的选择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预测污染源强设定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模型参数确定第64页
    5.4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第64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预测时段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源汇项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研究区不同状况下地下水污染预测第65-72页
    5.5 模拟结果分析讨论第72-73页
    5.6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源头控制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跟踪监测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应急响应第75-76页
结论第76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水位变化下丹江口库区消落带土壤氮磷释放规律模拟研究
下一篇:PAA/HEC包覆型纳米铁去除地下水中Cr(Ⅵ)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