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公安工作论文--交通管理论文

格里·斯托克治理理论视角下哈尔滨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0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0.1.1 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0.1.2 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0.2 文献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0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0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0.3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0.3.1 文献研究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0.3.2 定性分析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0.3.3 调查法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0.3.4 综合分析法第14-15页
    0.4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0.4.1 研究特色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0.4.2 创新点第15-16页
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6-19页
    1.1 相关概念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治理的概念第16-17页
    1.2 理论基础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治理出自政府但不限于政府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治理过程中存在界限和责任的模糊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集体行为者之间存在权力依赖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治理指行为者网络的自主自治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政府可以动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控制和指引第18-19页
2 哈尔滨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9-23页
    2.1 哈尔滨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哈尔滨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差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公共交通规划不合理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公共交通乘车体验差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公共交通法规不健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公共交通管理反馈渠道缺失第22-23页
3 哈尔滨市城市公共交通治理问题成因分析第23-30页
    3.1 政府主体性过强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社会治理失效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政府主体单一第24-25页
    3.2 政府管理职能界限模糊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政府管理职能重叠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第25-26页
    3.3 城市公共交通的治理缺乏各方有效协作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城市公共交通的治理缺乏社会及个人的支持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政府作为主体的治理模式本身局限性第26-27页
    3.4 民主管理不够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缺乏自主自治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社会及公民参与度低第27-28页
    3.5 缺乏管理人才及管理创新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管理科技技术落后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缺乏管理创新第28-30页
4 哈尔滨市公共交通治理的具体对策第30-37页
    4.1 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与道路规划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施合理的公共交通规范第30-31页
    4.2 各部门职责明晰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明确主体责任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职责明晰化第32页
    4.3 加强相关治理主体共同协作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引入社会投资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摆脱权利依赖第33页
    4.4 建立社区治理的自主自治网络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创建公民对交通的反馈渠道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加强公民的交通文明意识第34页
    4.5 探索社区治理的新方法和新手段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人才技术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加强各交通部门的管理水平第35-37页
结束语第37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2页
附录第42-44页
致谢第44-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子警察执法证据采信问题研究
下一篇:唐律惩治盗墓行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