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武湖菱洲儿童乐园规划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1.1 城市家庭对新型游乐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 | 第14页 |
1.1.2 儿童乐园现状问题突出 | 第14-15页 |
1.1.3 课题研究契机 | 第15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5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 相关概念解读 | 第16-18页 |
1.4.1 主题公园 | 第16-17页 |
1.4.2 主题乐园 | 第17页 |
1.4.3 儿童乐园 | 第17页 |
1.4.4 玄武湖菱洲儿童乐园 | 第17-18页 |
1.5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8-22页 |
1.5.1 国外儿童乐园研究及发展历程 | 第18-20页 |
1.5.2 国内儿童乐园研究及发展历程 | 第20-22页 |
1.6 研究框架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儿童乐园规划设计及案例分析 | 第24-62页 |
2.1 选址 | 第24-25页 |
2.2 分区规划 | 第25-28页 |
2.2.1 主题分区 | 第25-26页 |
2.2.2 功能分区 | 第26-28页 |
2.3 外部空间规划 | 第28-33页 |
2.3.1 空间布局与组合 | 第28-30页 |
2.3.2 空间序列和层次 | 第30-32页 |
2.3.3 空间渗透与过渡 | 第32-33页 |
2.4 交通流线规划 | 第33-37页 |
2.4.1 交通方式 | 第33页 |
2.4.2 道路规划 | 第33-35页 |
2.4.3 游线组织 | 第35-37页 |
2.5 建筑设计 | 第37-50页 |
2.5.1 建筑分类 | 第37-40页 |
2.5.2 造型与风格 | 第40-46页 |
2.5.3 尺度与比例 | 第46-48页 |
2.5.4 材料与色彩 | 第48-50页 |
2.6 景观规划 | 第50-53页 |
2.6.1 景观要素 | 第50-52页 |
2.6.2 景观规划要点 | 第52-53页 |
2.7 调研案例 | 第53-60页 |
2.7.1 案例选取原则 | 第53-55页 |
2.7.2 常州中华恐龙园 | 第55-57页 |
2.7.3 宿迁克拉嗨谷 | 第57-58页 |
2.7.4 暨阳湖欢乐世界 | 第58-60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3章 玄武湖菱洲儿童乐园规划设计 | 第62-96页 |
3.1 项目前期分析 | 第62-69页 |
3.1.1 选址分析 | 第62-64页 |
3.1.2 历史研究 | 第64-65页 |
3.1.3 现状分析 | 第65-68页 |
3.1.4 上位规划解读 | 第68-69页 |
3.2 项目定位 | 第69-71页 |
3.2.1 主题定位 | 第70页 |
3.2.2 规划原则 | 第70页 |
3.2.3 规划目标 | 第70-71页 |
3.3 规划设计 | 第71-94页 |
3.3.1 对上轮规划的思考 | 第71-72页 |
3.3.2 主题功能分区 | 第72-73页 |
3.3.3 空间结构规划 | 第73-75页 |
3.3.4 道路交通组织 | 第75-80页 |
3.3.5 单体建筑设计 | 第80-90页 |
3.3.6 景观及游乐设施规划 | 第90-9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94-96页 |
第4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6-98页 |
4.1 结论 | 第96-97页 |
4.2 展望与思考 | 第97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2页 |
附录 1 :玄武湖历史沿革 | 第102-104页 |
附录 2 :相关上位规划要求 | 第104-110页 |
附录 3 :工程设计图纸 | 第110-12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| 第125-126页 |
致谢 | 第1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