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--农业信贷论文

我国农村网络信贷平台风险影响因素及控制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1 前言第7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意义第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P2P网络信贷研究综述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P2P网络信贷研究综述第9-10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基本内容、方法、结构框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结构框架第11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创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不足之处第12-14页
2 风险控制理论第14-17页
    2.1 风险控制的概念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风险的定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风险的特征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风险控制的概念第14页
    2.2 风险控制过程第14-15页
    2.3 风险控制的方法第15页
    2.4 网络信贷风险类型与特征第15-17页
3 我国农村网络信贷发展概况第17-29页
    3.1 我国网络信贷发展现状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网络信贷的概念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网络信贷的主体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网络信贷的模式及特点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当前形势下面临的主要风险第22-24页
    3.2 我国农村网络信贷总体现状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投资者面临的风险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借款人面临的风险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网络信贷平台自身的风险第25-26页
    3.3 我国农村网络信贷风险控制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风险控制措施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风险控制措施存在的问题第28-29页
4 翼龙贷助农平台案例介绍第29-49页
    4.1 翼龙贷基本情况概述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经营模式及产品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工作人员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存在的主要风险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风险控制措施及存在的问题第32-33页
    4.2 翼龙贷平台存在的风险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研究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数据来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研究样本的确定第34页
    4.3 翼龙贷借款农户网络信贷风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4-43页
    4.4 翼龙贷借款农户网络信贷风险因子的实证分析第43-47页
    4.5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第47-49页
5 结论与建议第49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4页
附录第54-61页
    附录A 500名农户样本数据第54-60页
    附录B Logit回归分析过程第60-61页
致谢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铁路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问题研究
下一篇:pH再生型两水相体系分离灰树花β-葡聚糖与机理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