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的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风电次同步振荡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风电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类型 | 第11-14页 |
1.2.2 风电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2.3 风电系统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措施 | 第15-16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DFIG系统的SSCI机理分析与数学模型 | 第18-36页 |
2.1 SSCI的作用机理 | 第18-19页 |
2.2 DFIG系统的线性化数学模型 | 第19-25页 |
2.2.1 电力系统动态方程的线性化 | 第20-21页 |
2.2.2 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轴系运动线性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2.3 双馈式感应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| 第23-25页 |
2.3 变换器的数学模型 | 第25-31页 |
2.3.1 转子侧变换器 | 第26-28页 |
2.3.2 网侧变换器 | 第28-30页 |
2.3.3 变换器直流侧模型 | 第30-31页 |
2.4 电网的数学模型 | 第31-33页 |
2.4.1 RL串联线路 | 第31-32页 |
2.4.2 串联电容器 | 第32-33页 |
2.5 变换器与电网接口的数学模型 | 第33页 |
2.6 网侧并联电容器的数学模型 | 第33页 |
2.7 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数学模型 | 第33-34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3章 SSCI的特征值分析 | 第36-50页 |
3.1 小信号模型的建立 | 第36-37页 |
3.1.1 模块的建立 | 第36-37页 |
3.1.2 系统模型的建立 | 第37页 |
3.2 设置模块中的参数 | 第37-39页 |
3.2.1 系统基本参数 | 第37-38页 |
3.2.2 初始参数的计算 | 第38-39页 |
3.3 特征值计算 | 第39-45页 |
3.3.1 特征值计算的目的 | 第39-40页 |
3.3.2 系统的特征值计算 | 第40-41页 |
3.3.3 各模块的特征值计算 | 第41-42页 |
3.3.4 参与因子的计算 | 第42-45页 |
3.4 串补度和变换器参数对SSCI的影响 | 第45-49页 |
3.4.1 串补度对阻尼比和振荡频率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4.2 变换器参数对阻尼比和振荡频率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4章 SSCI的动态时域仿真 | 第50-60页 |
4.1 建立 PSCAD 时域仿真模型 | 第50-52页 |
4.2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2-56页 |
4.3 SSCI抑制方法 | 第56-5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