壮语强调表达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9页 |
一、强调表达研究综述 | 第9-14页 |
二、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意义 | 第14-16页 |
三、研究方法、理论基础及语料来源 | 第16-19页 |
第一章 壮语词汇强调 | 第19-45页 |
第一节 壮语副词表强调 | 第19-30页 |
一、程度副词表强调 | 第20-22页 |
二、语气副词表强调 | 第22-30页 |
第二节 壮语语气词表强调 | 第30-35页 |
一、te?m1和pai1作语气词表强调 | 第30-32页 |
二、其他句中、句尾语气词表强调 | 第32-35页 |
第三节 壮语词汇重叠式表强调 | 第35-38页 |
一、壮语量词重叠与强调 | 第35-36页 |
二、壮语名词重叠与强调 | 第36-37页 |
三、壮语形容词重叠与强调 | 第37-38页 |
第四节 其他壮语词汇表强调 | 第38-44页 |
一、li?n2表强调 | 第38-39页 |
二、te??1、?au1和li?u?表强调 | 第39-42页 |
三、壮语疑问词代词表强调 | 第42-44页 |
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二章 壮语句法强调 | 第45-64页 |
第一节 壮语移位和省略强调 | 第45-49页 |
一、壮语移位结构强调 | 第45-47页 |
二、壮语省略结构强调 | 第47-49页 |
第二节 壮语双重否定强调 | 第49-55页 |
一、na?u?强调话语命题的否定性 | 第50-51页 |
二、周遍式双否强调 | 第51-52页 |
三、能愿式双否强调 | 第52-53页 |
四、条件式双否强调 | 第53-54页 |
五、反诘式双否强调 | 第54-55页 |
第三节 壮语对举结构强调 | 第55-60页 |
一、平行结构表强调 | 第55-56页 |
二、固定的对比结构表强调 | 第56-60页 |
第四节 其他强调结构 | 第60-63页 |
一、极量否定式 | 第60-61页 |
二、肯否相连式 | 第61页 |
三、补语结构 | 第61-63页 |
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三章 壮语语音强调 | 第64-80页 |
第一节 壮语重音强调 | 第64-69页 |
一、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 | 第65-66页 |
二、壮语重音强调的特征 | 第66-69页 |
第二节 壮语音韵强调 | 第69-76页 |
一、押韵、双声和叠韵 | 第69-71页 |
二、附加后缀音节 | 第71-75页 |
三、腔调和借音 | 第75-76页 |
第三节 壮语停顿强调 | 第76-79页 |
一、使句子语义表达更清晰 | 第76-77页 |
二、突出强烈的情感态度 | 第77-78页 |
三、引起受话人注意和思考 | 第78-79页 |
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四章 壮语修辞格强调 | 第80-99页 |
第一节 壮语重语言形式偏离的辞格强调 | 第80-89页 |
一、反复、对偶和排比 | 第81-85页 |
二、设问和反问 | 第85-89页 |
第二节 壮语重语义表达偏离和语素特点的辞格强调 | 第89-97页 |
一、夸张和反语 | 第89-92页 |
二、拟人和比喻 | 第92-96页 |
三、回文和语义双关 | 第96-97页 |
第三节 壮语重语音特色的辞格强调 | 第97-98页 |
一、押韵 | 第97-98页 |
二、谐音双关 | 第98页 |
小结 | 第98-99页 |
结论 | 第99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7页 |
后记 | 第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