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缩略语表 | 第11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37页 |
1.1 引言 | 第15-16页 |
1.2 家蚕作为空间生物学模式生物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7页 |
1.3 返回式卫星约束条件的地面匹配试验 | 第17-19页 |
1.4 miRNA的发现历史 | 第19-20页 |
1.5 昆虫miRNA的鉴定 | 第20-25页 |
1.5.1 果蝇 | 第21页 |
1.5.2 蚊子 | 第21-22页 |
1.5.3 蜜蜂 | 第22-23页 |
1.5.4 蚜虫 | 第23页 |
1.5.5 蝗虫 | 第23页 |
1.5.6 赤拟谷盗 | 第23-24页 |
1.5.7 家蚕 | 第24-25页 |
1.6 miRNA的生物合成和作用机制 | 第25-27页 |
1.7 昆虫miRNA在发育中的作用 | 第27-31页 |
1.7.1 生殖细胞发育相关miRNA | 第29页 |
1.7.2 翅发育相关miRNA | 第29-30页 |
1.7.3 肌肉发育相关miRNA | 第30-31页 |
1.7.4 神经发生相关miRNA | 第31页 |
1.7.5 细胞凋亡相关miRNA | 第31页 |
1.8 miRNAlet-7研究进展 | 第31-34页 |
1.9 miR-2研究进展 | 第34-36页 |
1.10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二章 基于miRNAsponge技术的家蚕let-7功能研究 | 第37-67页 |
2.1 引言 | 第37-38页 |
2.2 材料与方法 | 第38-54页 |
2.2.1 实验材料 | 第38页 |
2.2.2 miRNAsponge技术 | 第38-40页 |
2.2.3 质粒构建 | 第40-44页 |
2.2.4 转基因sponge家蚕品系的建立 | 第44-47页 |
2.2.5 细胞验证实验 | 第47-50页 |
2.2.6 miRNA的表达验证 | 第50-52页 |
2.2.7 靶基因预测软件 | 第52-53页 |
2.2.8 靶基因表达量验证 | 第53-54页 |
2.2.9 数据分析 | 第54页 |
2.3 结果 | 第54-63页 |
2.3.1 BmLet-7sponge转基因载体构建 | 第54-56页 |
2.3.2 转基因品系建立和插入位点分析 | 第56-58页 |
2.3.3 表型分析 | 第58-59页 |
2.3.4 靶基因预测分析 | 第59-60页 |
2.3.5 sponge效果验证和靶基因分析 | 第60-62页 |
2.3.6 细胞验证 | 第62-63页 |
2.4 讨论 | 第63-6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三章 家蚕miR-2对翅发育的调控作用 | 第67-97页 |
3.1 引言 | 第67-68页 |
3.2 材料与方法 | 第68-79页 |
3.2.1 实验材料 | 第68页 |
3.2.2 miRNA过表达质粒的构建 | 第68-70页 |
3.2.3 miRNA的表达验证 | 第70-71页 |
3.2.4 靶基因预测软件 | 第71页 |
3.2.5 靶基因的表达验证 | 第71-74页 |
3.2.6 细胞验证 | 第74-76页 |
3.2.7 CRISPR/Cas9技术 | 第76-79页 |
3.3 结果 | 第79-94页 |
3.3.1 miR-2cluster过表达品系的构建 | 第79-81页 |
3.3.2 转基因品系插入位点检测 | 第81-82页 |
3.3.3 表型观察 | 第82-84页 |
3.3.4 miRNA过表达检测 | 第84-85页 |
3.3.5 靶基因预测分析 | 第85-87页 |
3.3.6 靶基因的细胞验证 | 第87-89页 |
3.3.7 靶基因的体内验证 | 第89-91页 |
3.3.8 靶基因敲除品系的表型及相关分析 | 第91-94页 |
3.4 讨论 | 第94-9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95-97页 |
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97-99页 |
4.1 结论 | 第97页 |
4.2 展望 | 第97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17页 |
附录一 分子克隆序列 | 第117-119页 |
附录二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19-121页 |
致谢 | 第121-12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| 第123-1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