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35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1.1 课题来源 | 第14页 |
1.1.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5-33页 |
1.2.1 铰链静态接触特性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1.2.2 铰链动态接触特性研究现状 | 第19-26页 |
1.2.3 空气舵传动机构及间隙机构动力学研究现状 | 第26-33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3-35页 |
第2章 回转铰链静态接触特性研究 | 第35-55页 |
2.1 引言 | 第35页 |
2.2 滑道式空气舵传动机构 | 第35-36页 |
2.3 铰链静态接触理论 | 第36-39页 |
2.4 静态接触模型的验证实验 | 第39-41页 |
2.5 静态接触模型分析 | 第41-42页 |
2.6 基于弹性基础理论接触模型 | 第42-50页 |
2.6.1 接触点距离函数 | 第43-44页 |
2.6.2 弹性变形函数 | 第44-45页 |
2.6.3 接触力模型建立 | 第45-48页 |
2.6.4 弹性层影响分析 | 第48-50页 |
2.7 基于半空间理论接触模型 | 第50-54页 |
2.7.1 接触模型建立过程 | 第50-52页 |
2.7.2 接触参数分析 | 第52-54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3章 回转铰链动态接触特性研究 | 第55-79页 |
3.1 引言 | 第55页 |
3.2 铰链动态接触理论 | 第55-59页 |
3.3 动态接触力模型分析 | 第59-60页 |
3.4 铰链法向动态接触力建模 | 第60-65页 |
3.4.1 法向接触过程描述 | 第60-61页 |
3.4.2 弹性应变能 | 第61-62页 |
3.4.3 动态接触力模型 | 第62-65页 |
3.5 铰链切向摩擦力模型 | 第65-67页 |
3.6 铰链动态接触模型参数分析 | 第67-78页 |
3.6.1 法向碰撞算例 | 第67-73页 |
3.6.2 考虑切向摩擦力影响的算例 | 第73-78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4章 空气舵传动机构动力学建模 | 第79-100页 |
4.1 引言 | 第79页 |
4.2 空气舵传动机构参数优化 | 第79-86页 |
4.2.1 六杆滑道式机构 | 第79-84页 |
4.2.2 四杆滑道式机构 | 第84-86页 |
4.3 构件柔性模型的建立 | 第86-88页 |
4.3.1 简化构件截面的柔性模型 | 第86-87页 |
4.3.2 复杂形状构件的柔性模型 | 第87-88页 |
4.4 铰链动态接触力模型嵌套 | 第88-90页 |
4.4.1 ADAMS/IMPACT函数 | 第88-89页 |
4.4.2 ADAMS动态接触力模块二次开发 | 第89-90页 |
4.5 舵机电气模型的建立 | 第90-92页 |
4.6 舵传动机构动态特性影响参数仿真分析 | 第92-99页 |
4.6.1 铰链间隙的影响 | 第92-94页 |
4.6.2 舵面载荷的影响 | 第94-99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99-100页 |
第5章 空气舵传动机构动态特性实验研究 | 第100-114页 |
5.1 引言 | 第100页 |
5.2 舵传动机构动力学模型验证实验 | 第100-104页 |
5.2.1 动力学模型验证实验方案 | 第100-103页 |
5.2.2 动力学模型验证实验结果 | 第103-104页 |
5.3 机构动态特性影响参数实验 | 第104-107页 |
5.4 空气舵传动机构频响特性分析 | 第107-113页 |
5.4.1 机构频响特性测试方案 | 第107-108页 |
5.4.2 机构频响特性测试设备 | 第108-109页 |
5.4.3 机构频响特性实验结果分析 | 第109-113页 |
5.5 本章小节 | 第113-114页 |
结论 | 第114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26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126-128页 |
致谢 | 第128-129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