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7页 |
| 1.1 概述 | 第12-15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4页 |
| 1.2.1 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1.2.2 氯离子侵蚀理论研究 | 第17-24页 |
| 1.2.3 碳化对氯离子扩散影响研究 | 第24页 |
| 1.3 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| 第24-25页 |
| 1.4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25-27页 |
| 第二章 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侵蚀试验研究 | 第27-37页 |
| 2.1 引言 | 第27页 |
| 2.2 试验方案设计 | 第27-31页 |
| 2.2.1 试验材料 | 第27-28页 |
| 2.2.2 试块制作 | 第28-31页 |
| 2.3 高性能混凝土碳化实验 | 第31-32页 |
| 2.4 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侵蚀实验 | 第32-35页 |
| 2.4.1 氯盐侵蚀 | 第32页 |
| 2.4.2 氯离子浓度测定 | 第32-35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| 第三章 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7-48页 |
| 3.1 引言 | 第37页 |
| 3.2 水灰比对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| 3.3 矿物掺和料对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| 第39-44页 |
| 3.3.1 单掺矿物料对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| 3.3.2 复掺矿物料对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| 3.4 碳化对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8页 |
| 第四章 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修正分析 | 第48-56页 |
| 4.1 引言 | 第48页 |
| 4.2 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计算 | 第48-50页 |
| 4.3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比较 | 第50-51页 |
| 4.4 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修正 | 第51-53页 |
| 4.4.1 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与强度等级的关系 | 第51-52页 |
| 4.4.2 氯离子扩散系数与水胶比的关系 | 第52页 |
| 4.4.3 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修正 | 第52-53页 |
| 4.5 碳化对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| 第五章 考虑多因素影响的高性能混凝土氯离子扩散模型 | 第56-66页 |
| 5.1 引言 | 第56页 |
| 5.2 既有的氯离子扩散模型 | 第56-58页 |
| 5.2.1 理想模型-Fick第二定律 | 第56-57页 |
| 5.2.2 既有的氯离子扩撒模型 | 第57-58页 |
| 5.3 多因素影响的氯离子扩散模型的建立 | 第58-62页 |
| 5.3.1 氯离子扩散修正模型 | 第58-62页 |
| 5.4 模型验证 | 第62-65页 |
| 5.4.1 试验验证 | 第62-65页 |
| 5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9页 |
| 主要结论 | 第66-67页 |
| 展望 | 第67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-77页 |
| 附录 读研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和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7页 |
| 一、读研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| 第77页 |
| 二、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