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生活、居住、交通论文

“三社联动”推动社区治理个案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3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二、研究问题与目标第10-11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理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现实意义第11-13页
第二章 文献回顾第13-18页
    一、关于“三社联动”的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“三社联动”的内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“三社联动”的“联”与“动”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“三社联动”机制第14-15页
    二、关于社区治理的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外对社区治理的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内对社区治理的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三、总体评述第17-18页
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分析第18-22页
    一、核心概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社会组织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“三社联动”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社区治理中的“三社联动”第18-19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理论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公共治理理论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社会资本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社会系统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框架第21-22页
第四章 研究方法第22-27页
    一、研究方法的选取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文献研究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参与式观察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个案研究法第22-23页
    二、个案的选取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苏州市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背景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长桥街道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基本情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长桥街道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承接机构情况第25页
    三、资料收集与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资料收集的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资料分析的方法第26-27页
第五章 研究问题阐述与分析第27-42页
    一、“三社联动”推动社区治理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“三社联动”推动社区治理的可行性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“三社联动”推动社区治理的必要性第27-28页
    二、“三社联动”推动社区治理个案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项目背景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相关利益群体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社区治理问题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项目目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假设与风险第33页
    三、“三社联动”推动社区治理的机制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“三社联动”推动社区治理的构成要件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“三社联动”推动社区治理的运行流程第35-36页
    四、“三社联动”推动社区治理实践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焦点问题调查阶段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焦点问题评估与分析阶段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服务方案策划阶段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服务方案实施阶段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服务过程、成效评估阶段第39页
    五、“三社联动”推动社区治理困境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程度低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社区自主联动性弱第40-42页
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42-44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结论第42页
    二、研究建议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加强“三社”的自主联动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社区志愿者开发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6-47页
附录第47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地区发展模式下的城市社区微自治研究:狮山个案
下一篇:农村老年人死亡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--基于安徽巢湖地区的实证调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