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1.绪论 | 第10-26页 |
| 1.1 ASP连铸技术的发展 | 第10-11页 |
| 1.1.1 世界连铸技术的发展历程 | 第10页 |
| 1.1.2 国内连铸技术发展历程 | 第10-11页 |
| 1.1.3 ASP连铸概述及其特点 | 第11页 |
| 1.2 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 | 第11-13页 |
| 1.2.1 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基本特征 | 第11-12页 |
| 1.2.2 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影响因素 | 第12-13页 |
| 1.3 结晶器内温度场 | 第13-17页 |
| 1.3.1 钢液凝固传热过程 | 第13-17页 |
| 1.3.2 结晶器内温度场的影响因素 | 第17页 |
| 1.4 湍流及大涡模拟 | 第17-22页 |
| 1.4.1 湍流的基本介绍 | 第17-18页 |
| 1.4.2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1.4.3 大涡模拟 | 第19-22页 |
| 1.5 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| 第22-24页 |
| 1.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4页 |
| 1.7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4-25页 |
| 1.8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2.ASP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雷诺时均模拟 | 第26-38页 |
| 2.1 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26-27页 |
| 2.1.1 基本假设 | 第26页 |
| 2.1.2 模型控制方程 | 第26-27页 |
| 2.2 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 | 第27-28页 |
| 2.2.1 网格划分 | 第27-28页 |
| 2.2.2 边界条件 | 第28页 |
| 2.3 控制方程求解 | 第28-29页 |
| 2.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7页 |
| 2.4.1 水口结构对结晶器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| 2.4.2 水口浸入深度对结晶器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| 2.4.3 拉速对结晶器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3.ASP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大涡模拟 | 第38-53页 |
| 3.1 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8-39页 |
| 3.1.1 基本假设 | 第38页 |
| 3.1.2 模型控制方程 | 第38-39页 |
| 3.2 大涡模拟结果与分析 | 第39-52页 |
| 3.2.1 大涡模拟结晶器内流场分布 | 第39-40页 |
| 3.2.2 大涡模拟水口结构对结晶器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| 3.2.3 大涡模拟水口浸入深度对结晶器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 | 第43-46页 |
| 3.2.4 大涡模拟拉速对结晶器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 | 第46-49页 |
| 3.2.5 大涡模拟吹入氩气对结晶器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 | 第49-52页 |
| 3.3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4.大涡模拟与雷诺时均模拟的对比分析 | 第53-57页 |
| 4.1 从流场矢量分布图对比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4.2 从涡量分布图对比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4.3 从弯月面中心线速度对比分析 | 第55-56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5.结论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-62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62-63页 |